数据库原理作业2:第一章课后习题

数据库原理作业2:第一章课后习题

1.试论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DB):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BS):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就是一些符号,我们可以用这些符号把一些事物描述出来,这些符号可以是数字,图形,视频等等,它们可以经过数字化存入计算机。数据库就是存放这些数据的一个库,就是把数据按一定格式存储在一起的一个仓库,这个仓库就是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计算机软件,用来高效的存储数据,维护数据等。

2.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
实体,实体性,实体集,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性: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实体集:同一类型的集合。
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 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3.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并定义解释一下术语:
关系,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系模式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一张表。
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4.试述数据库系统中的三级模式结构,并说明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数据库原理作业2:第一章课后习题_第1张图片
优点: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写的,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5.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他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到和使用的局部数据时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结构表示。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数据定义语言: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的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定义。
数据操纵语言:用户可以使用它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擦寻、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6.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存储数据的方法又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提供,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原理作业2:第一章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