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李宗盛拍的广告,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虽然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商业广告,但它也同样说出了一种情怀:李宗盛的匠人故事——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不能代替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可能变数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匠人文化的本质,归根到底,是敬业,是认真,是专注,日本人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将匠心精神融入了他们的骨髓之中,常常将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的境界,从而也创造了不少的奇迹。
我崇尚在运营工作中的各种极致,拿社区运营中的“马甲运营”来说,这项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看你能做到什么深度。
马甲运营的意思说直白点就是运营批上马甲号对优质内容或优质用户进行互动,很多公司是用机器人+算法完成这项工作,但我认为既然认定种子用户的挖掘在运营工作中优先级这么高,如此被重视,那么机器是无法代替“人”的工作的。
“马甲运营”最基本的工作是先分析用户为什么愿意评论,原因基本有三:
1、觉得自己挺厉害,过来看看有没有能挑战能聊得更深入的人
2、就是单纯分享自己的爱好,看看社区有没有人能一起玩
3、没多想,去哪都会发这些内容,觉得太正常了,不发这些还能发什么?
把握住这些有领域才能的人,会给社区多添一份乐趣的,第1,2类人是最需要我们去把握的,但是我们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懂,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知乎、度娘、豆瓣、蝉游记等信息渠道去找了。
比如,用户A发了个贴,内容大概说的是她看不懂淘宝原单,分辨真假无能。我分析了一下她的圈子(之前了解过,她跟一群95后玩的很好,圈子里大概有10个人)我评估她在她们圈子里算原单小能手了,分辨真假还不错的了,这样谦虚说看真假无能简直天理不容,这个时候我们的跟她们的互动就不能仅仅是点个赞或附和的说“我也看不出来”。
我要让她觉得社区里她所面熟的人都是有分辨能力的人,我说不太出来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但是我接下来回复的绝对要比点赞或附和说“我也看不出来”要好很多。
我点进去看,是个牌子,没见过。百度了一下查到官网,官网上面没有这款不过其它款也是一样的风格,还好能放大来看,检查了一下细节,对比了一下。
接着去淘宝搜这个牌子,应该是非常小众的,只有3页,说明这个不是特火的牌子那么仿单的可能性就会非常的小。那么看原单真假都从哪些方面去看呢?前年我学习过一段时间,稍微有点了解,如果大家不懂,马上度娘,她会告诉你。然后就回复她了,无疑就从几点回复就好:第一个官网上、水洗标如何、细节如何、走线如何、淘宝搜出来会不会有太多同款等。她应该还挺高兴的,因为社区有人还能在知识上跟她相当,甚至是超越她。
再比如,用户B刚进来的时候分享书籍内容,但当时不超过10个人关注她,社区里以分享服饰为主,书籍这个类目可以在社区里做一定的补充,心想一定要让她留下来。我决定在文化水平上跟她相当,至少要让她觉得社区里也有跟她一样爱好的人。
我看了一下她分享的几个书籍,去豆瓣上搜,发现楼兰点评的人很多。于是找了一篇排序很后的点评(一般人不会翻这么后面)然后摘抄了里面的话,加上自己的语言转发了出来。
没文化不可怕,只要你懂得抄的那段内容是好的,容易吸引人来看来评论就好。
在早期,马甲们是最活跃的ID,也许70%的用户都见过我们,他们不知道我们是运营的话,会觉得社区不错,这么厉害的人都在这玩,我们当然要留下;他们知道我们是运营,也会觉得这社区不错,就像我们去知乎玩的时候如果是创始人回复问题很有水准也会让我们对社区印象很好。
所以,点评、回复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你想抓住的人,一定要认真对待。只要多查百度,多找线索,回复就会很精采的。
这所有的工作,机器是代替不来的,机器也做不到差异化。同样是“马甲运营”,极致与否就看你是否愿意多花时间在上面。
我一直很认同知乎的运营方式,在我看来他们也是匠心之作。2011年知乎上线,最开始,核心团队中的7个人分头邀请朋友加入试用,而他们首先邀请加入的200名用户中不乏互联网领域的各色大佬以及各样的专业领域大拿。这时,使用知乎的人们发现,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都能得到事件当事人亲自回复,如李开复就曾回答自己为什么离开Google。一些不被外人所熟知的行业故事,如《听说马化腾经常会直接回复普通员工的邮件,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封?》,也引得不少腾讯员工现身解答。
在这一时期,知乎团队用两年的时间默默营造出了一种“小而美”的氛围。知乎的用户在知名度和专业程度皆有比较高的保证,因此用户在鼓励持续产生高质量内容的同时,对各色话题地讨论也保证了高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但“小而美”是一件相对容易做的事情,经过两年多积累,知乎已经在外界打拼出了甚高的知名度。
最后
用李宗盛的致匠心做结尾: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念推著往前,我們因此能願意去聽從內心的安排, 專注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