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身处浪潮中的“弄潮儿”的切身体会



《浪潮之巅》豆瓣主页: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709783/
互动网预定页面:http://product.china-pub.com/198405
快书包预定页面:http://www.kuaishubao.com/62/1199.html

序

最早看到吴军的《浪潮之巅》,是在Google(谷歌)黑板报上。2007年,时任研究员的吴军,应邀为谷歌黑板报撰写文章,介绍他对互联网和IT业界兴衰变化的观察和思考。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被单列为“浪潮之巅”栏目分次刊出。设立该栏目的直接收获就是,谷歌黑板报随后人气大增,增加了大批的追随者。作为《浪潮之巅》的最早一批读者,我当时就感觉,这个系列完全应该编纂成书,如今,这个感觉变成了现实。

对于吴军,我比较熟悉,因为在语音识别领域,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研究兴趣,并曾作为同事有过很多交流。吴军早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我在2005年加入Google时,吴军已经在Google工作,参与主持了许多研发项目,并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获得和申请了近十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我认识很多顶尖的工程师,但具备强大叙事能力的优秀工程师,我认识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吴军是其中之一。从AT&T、微软、Google、思科等引领整个时代浪潮的公司历史叙述,到硅谷之所以成为科技中心所依靠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再到科技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风险投资、银行、产业规律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危机和云计算为科技产业带来的冲击和革命…虽然每个人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通过这本书中看似波澜不惊的行文,你会读出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十多年的“老行家”个人独到的见解,以及一个身处“浪潮”中的“弄潮儿”的切身体会。

作为“兼才”,《浪潮之巅》恰恰因此具备了两方面的优势。首先,作为一位曾每天与程序、算法、科研打交道的Google最优秀的研究员,势必能更客观地描述那些科技公司的兴衰得失,不会人云亦云,更不至于离题万里;第二,作为一位拥有写作天赋的工程师,吴军能够确保文章的有趣与可读,不会容忍自己的作品成为一本呆板的教科书式读物。

《浪潮之巅》又不仅是一部提供“快乐阅读”的大公司商业史,它融汇了作者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更包含了大量的独立思考与独特见解。这份心血,不仅是他个人的天赋使然,也是他始终在研究领域孜孜不倦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吴军的文章,没有将目光局限在大洋彼岸,内容上也不仅是停留在对若干巨头企业的探查。作者试图从整个产业链上向读者揭示科技公司的运作规律,并通过大量的调研与观察,客观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在这次科技浪潮中的地位与影响。实际上,作者吴军本人也已离开了Google,目前正在一家中国著名互联网公司担任其核心业务的领军人物。

《浪潮之巅》不是一本历史书,因为书中着力描述的,很多尚在普及或将要发生,比如微博与云计算,又比如对下一代互联网科技产业浪潮的判断和预测。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科技、对创新、对互联网都充满“虔诚”信仰,并为之激情四射。

我想,对所有身处并热爱高科技行业的人来说,对所有渴望创新、欣赏创新的中国创业者来说,《浪潮之巅》都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足以做到“开卷有益”!

李开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