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六朝美学》作者:袁济喜
001、神思说,作为一种系统讨论艺术想象的理论,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
002、汉末三国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神思一词,但意思是泛指人的思想敏达,与刘勰论创作心理的神思,意义毫不相干。
003、与刘勰同时代的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六学传论》中提出“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无穷”,开始把神思用来说明文学创作现象。
但萧子显并没有把它形成为一种美学理论,真正把神思看作审美理论的是刘勰,他在《神思篇》中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
004、刘勰的神思说是探讨想象的审美心理学范畴,他与物感说,比兴说,夸饰说和熔裁说密切相连。
005、在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中,最早对想象问题加以探讨阐述的,应推西晋陆机的《文赋》,刘勰神思说,所涉及到的如想象的超时空性,情感的中介性等问题,并不比陆机提出的新东西更多。
刘勰神思说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他用严密的哲学范畴,把陆机“巧而碎乱”的美学观点熔铸成一个纲领清晰,毛目分明的艺术想象录用体系。
006、《文赋》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论述创作心理学的著作,主要围绕一,作者的审美意念能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外物,二,作为审美创作物的文,又能不能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作者的审美意念,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所以与刘勰的神思说也有所不同。
007、陆机《文赋》论“文心”的主旨是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对于创作心理中主体能动作用重视不够。
他把意(主体)称物(客体)的过程仅仅看作反映,摹写的过程,没有看到进入诗人眼中的物是一个人化的自然,审美创作没有必要去对客观外物做机械的模拟,而应该积极的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008、刘勰在创作论中吸取了陆机,“言、意、物”的有关论述,突出了构思过程中的神----也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陆机把意当作作者创作主体的最高范畴,刘勰则认为,意还要受思的统率,思又必须与神相结合。
刘勰认为,思是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必须凭恃于神才能显发其活力与韵致。他说“文之思矣,其神远矣”,认为神是思的功能、灵魂,文思凭借神方能心会感应,言辞妙出。
009、刘勰认为神思是受情感活动支配的。神不是来无踪去无痕的,他受“志气”,即思想情感的统率,创作中的艺术想象始终以思想情感为中介,以语言辞令为枢机,这两个因素是作家想象活动的直接推动力。
010、刘勰认为神思之要,一则是形象类推,这就是比兴和夸饰;一则是根据事物的共同特点,在想象中去掉其偶然的表面的东西,如屈原《橘颂》,直取柑橘深固难徙,独立不倚的文质并茂的品格,以自比坚贞不屈的人格,而略去其无关紧要的枝节末叶。
六朝之后,类似刘勰神思论这样的文学想象论再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