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更要治本

我以为8月份的手术割除了“小恙”,便可万事大吉,殊不知术后状况频出,上唇长火疮,上颚又溃疡,这些还没好,眉骨鼻尖又长疔,疮呀疔呀接力赛似的,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更可恶的是,期间发的荨麻疹,奇痒难耐,服了药总也不见好。整个肌体就像一架老旧的机器。

后来去看中医。老先生详细地问了我手术的情况,一番望闻问切后,告诉我:手术后的种种状况,其实还是源于术前的病灶;“小恙”是病原的外在表现,虽然被清理了,但病原并没有除去,反而被手术关闭了出口;要改变身体状况,就该好好调理身体,补气活血,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原来在麻醉中不知痛不知痒下去的那一刀,只治了标,本,根本未治;原本希望快刀能斩乱麻,孰料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身体根本不买这个账,反而正以各种方式报复我平日对它的“怠慢”,我俨然看到了那些被围困的病原因子在体内狼奔豕突。我终究是怕极了身体的报复,趁他现在还只是给我一点颜色瞧瞧的时候,老老实实从“本”调理,以期与之讲和,相安。

治标,更要治本,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常识,但我们总是熟悉得忘记,譬如我们的教育。

最近为某些孩子伤透了脑筋,作业不盯不做,不催不交,因为他没时间,他的时间很多在发呆、磨蹭、闲聊、嬉闹中水一样流掉了,对此,他也不着急不难过,因为他压根没有“时间”这个概念。这类孩子往往还有其他症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极易被打扰;自修时要么无所事事,要么拖拖拉拉;他为作业而作业,为听课而听课,学习能逃则逃,能躲则躲,几乎每门功课都得老师“盯”“关”“跟”。在这类孩子身上使劲,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上。如此,老师心累,孩子心烦。

所以然者何?孩子成长的生态系统出问题是也,就如人的身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一样。要改变这类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状态,亦该如医生医治身体一样,从“本”着手。任何治“标”,只能暂时解决某一时某一事,但不会持久;而不能持久的改变,势必难以达到量的积累;没有一定的量的积累,也就不能奢望质的改变。

那么,什么是事关孩子改变和成长的“本”?我认为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产品,有怎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有怎样的孩子,一是遗传的因素,二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早在孩子身上打上了鲜明的烙印。所以,我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主要的老师。但事实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期望推给学校、交给老师的家长不在少数;也有的家长把成长的责任与重担全都交给孩子,并美其名曰“顺其自然”。诚然,学校、老师有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成长的责任,也是一支较重要的教育力量,但学校教育替代不了家庭教育,就像家长教育不能替代学校教育一样。

2013年10月3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教育改革从家长教育开始》的文章,指出家庭教育缺失是中国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少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譬如,对快乐教育的误解,把对“快乐”的理解窄化为没有压力,无忧无虑。于是乎以孩子的快乐感受至上,忽略了对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良好品格的培养,至于“少力于学,志行整饬”的引导更无从谈起。

幼时不养性,童蒙未养正,这样“快乐”长大的孩子,小学阶段尚能将就,上了初中,教育不足带来的问题就会暴露多多。因为初中较小学课业负担加重,功课增多,又有升学压力;初中阶段对孩子的评价比小学更直接更直观,与“别人家的孩子”的差距更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初中阶段,孩子的成长任务比小学更多元,要求也更高,缺少底子的孩子无力跟上成长的要求,长个不长脑,长脑不长心,“快乐”自是难续。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成长任务,幼时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无志少年是空心少年,思想幼稚,内心蒙昧。上文提到的需老师们“盯”“关”“跟”的孩子,缺少志向,缺少目标,缺少动力,缺少进步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治标,更要治本_第1张图片
家长教育是孩子成长之本。

溯本求源,要改变孩子的成长状态,尚需从家庭教育入手,给孩子补上两颗“心”:

首先是责任心。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谁都替代不了他的成长,他的现在决定这着他的未来。孩子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得从做好眼前点滴实事做起。学习是孩子求学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他应该承担起做好这一工作的责任。

其次是进取心。不管家长多么能干,留给孩子多大的家业,父母的手臂毕竟只有三尺长。孩子将凭借什么面对他的未来在他的社会里立足?这是有责任心的家长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衰懦不进、得过且过、百无聊赖,相信一定不是家长们所希望的孩子未来的生活状态。无论孩子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希望他心有目标,脚下有路,眼里有光——这就是进取心的外显,这是需要现在就开始培养的品格。其实,进入初中阶段再着手培养,多少是亡羊补牢的节奏了。

自从自己做了初中生的家长后,我深刻地体会到所有的教育最终回归到家庭教育这一道理。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不鲜见的。如,现就读于永外804班的静同学。

七年级一学年,静同学的状态时好时差;今年暑期的最后阶段,她疲于赶暑假作业,回校的暑期自主学习检测结果可想而知。静爸爸,就是那位把我的《你若装睡,没人叫得醒你》的文章,如贴门神一般贴在女儿房门上的父亲,为的是快快“叫醒”女儿奔跑起来。他“叫醒”女儿的招,还真不少,除了贴“门神”外,且看:

治标,更要治本_第2张图片
静爸妈与静同学的问题探讨

从静爸妈与静同学交流的三个问题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家长的良苦用心,相信静同学也能真切感受到父母的拳拳爱心,这不只是冲着一时半会的成绩所作的功利性的思考和努力,更是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孩子心智的启迪和开发,这是真正的教育,一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最近朋友圈里流行这样一张差点把命搭上的陪娃写作业的图片:

治标,更要治本_第3张图片
陪娃写作业,差点儿搭上命

我希望这只是段子手们博人一笑的的作品。若真如此,还请不要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陪”了,多向静同学的爸爸妈妈学习,针对孩子的情况,想想怎样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教育,是需要用脑思考、用心去做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标,更要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