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_第1张图片
曲突徙薪

这句格言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翻译成今天的通用语言就是,所有最终无法解救的灾难事件,都有一个容易化解的起始阶段;所有最终无法掌控的重大变故,都有一个可以把握的起点。这里的“作”,不是“做”,而是“发生”的意思;与下文中的“生”“起”“始”可以互为印证。《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韩非子·喻老》对上述思想做了阐发:“……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辟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韩非子紧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用以说明“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道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回:‘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韩非子最后总结说:“故良医之治病也,功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圣人早从事焉”,意思就是明智的人,往往未雨绸缪,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把坏事消灭于萌芽状态。如果对日益逼近的危险懵懂无知,或者明知有病却讳疾忌医,最终都不免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下面这个关于青蛙的故事也让人毛骨悚然:

一群青蛙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大池塘的一角,池塘的另一边是一片睡莲。它们的生活是如此平静,相安无事。青蛙们还偶尔游到睡莲那边,跳到睡莲那舒展的叶片上嬉戏。

一天,池塘里面流进了一些刺激睡莲生长的化学污染物,它们可以让睡莲每二十四小时增长一倍。这对青蛙而言是个问题,因为如果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它们就将无处容身了。

假设睡莲可以在五十天内覆盖整个池塘,而青蛙有一种阻止睡莲生长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花十天时间才能令睡莲停止继续增长。那么,在池塘被睡莲覆盖的面积达到多少时,青蛙开始采取行动才能从危险中拯救它们自己呢?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因为睡莲每天增长一倍,假设它五十天就能覆满池塘,那么第四十九天结束的时候,池塘还只被遮盖掉一半。第四十八天,被覆盖四分之一;第四十七天,被覆盖八分之一;依次类推,每倒退一天,池塘被覆盖的面积就缩小一倍……而在第四十天结束时,也就是青蛙们能够采取行动的最晚时间,池塘只被睡莲覆盖了二分之一的十次方——这是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数字,只有零点零零零九八,不到千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青蛙们想要避免陷入无处容身的危险境地,它们必须在睡莲所覆盖的面积还不到整个池塘的千分之一时就采取行动。也就是说,它们必须对在很远的地方发生的非常非常小的事情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及时采取行动。如果它们的危险已经降临——比如,它们突然发现睡莲已经覆盖了池塘的四分之一,那怕是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之前没有采取行动,那么,一切就都晚了。

危险的因素,在刚开始的时候,增长得往往是如此缓慢,以至于你很难注意到它的增长。但,在突然之间,它就可能变成一个让局面无法逆转、不可挽回的庞然大物。蚂蚁窝之于大堤也是如此。社会生活中的谣言传播速度,印证了同样的道理。原子裂变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已被核弹爆炸的实验所证明。而社会生活中,暴动的起因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最后也往往立成燎原之势。

可见防微杜渐有多重要。只可惜,世间难有多少人具备这样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洞察未来的慧眼呢?

正因为历史不能重演,常使人生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之叹,也难怪人们总幻想着能乘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去干预历史……

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_第2张图片
扁鹊见蔡桓公

你可能感兴趣的:(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