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不管你是刚入职的小兵,还是管人的经理,甚至是唬人的总监,都属于这一阶段。
通常程序员在这一阶段的职业发展分两条线,专家(技术)线和管理线。专家线主要跟机器打交道,搞搞性能调优,高并发处理等等高精尖的问题;管理线主要跟人打交道,了解下属的状态,控制资源和进度。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稳定,低风险也低门槛。缺点是有天花板,一切按部就班,不会有太大起伏。收入可以稳定预估,除非是公司上市凭期权小赚一笔(当然概率很低)。
比打工风险大,要操更多心,如果做的事情一直挣不到钱就要饿肚子了。
要活的舒心要摸索出技巧:如果做外包,要有客户渠道;依赖于大平台的项目最好花点钱成为平台的合作伙伴。
如果不懂做关系,没有渠道,可以考虑免费+收费模式,把要做的事情中的基本功能抽出来做成产品免费传播,再向定制部分收费。如果能用心定位,抓住细分市场,还是能活的不错的。
没有在创业公司呆过的不建议直接尝试。
如果你没有独立做过能挣钱的软件,上万用户的免费APP,粉丝数5万以上的大号,每天PV10万的网站,那就先别离职创业,先业余时间搞一搞感受一下。不是每个人都真正喜欢并享受创业的。
还有一个低风险的做法是去创业公司做CTO,不像CEO压力那么大,而且即使公司做不下去了,他们也可以换家创业公司接着来。
不推荐求职者单纯地通过薪资的高低来进行选择雇主,原因有两个: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职业不可逆性
别的事情错了我们可以重来,而职业选择上,每一步都是好几年的时光。一旦走下去,就很难回头,因为一旦换职业方向,哪怕换个开发语言,都意味着你之前的积累很可能前功尽弃。所以眼光放长远点,不要只看眼前的高薪,更要看好未来的发展,方向错了,跑得越猛输得越狠。
跳槽不是找工作,而是换工作,她是由成本的,需要放弃原来公司的期权,需要重新熟悉业务,重新和同事搞好人际关系。跳槽要考虑好自己的付出和收益,衡量好得失,没事别裸辞。
跳槽不是加薪的砝码。不要以跳槽为砝码去谈加薪,这种迫胁性的谈薪资方式会使主管对你丧失信任。类似的,当你提跳槽时,如果你的主管通过加薪来挽留你,最好也不要同意。那么......
如果你对现在公司很满意,只是觉得薪资太低,那么可以先和你的主管聊聊:
首先,讲一讲自己最近在工作上的成长,看主管是否认同;
然后,从能力提升角度,向主管要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业务挑战;
最后,问问当你的能力达到整个新的水平时,薪资是否可以同步提升起来。
求职的本质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积累金钱。挣钱这个事情,至少有四种形式:帮别人挣钱(打工);为自己挣钱( SOHO);雇比人挣钱(企业主);让钱自己挣钱(投资)。第一种门槛和风险最低。而求职只是我们在自己资源和能力不足以进入后几种挣钱形式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换取资源的阶段性行为。
跳槽的意义
跳槽其实是打工这种挣钱形态下,我们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通过合理地跳槽,我们可以寻找到市场需求和自我实现的最佳匹配,从而在金钱和成长上双丰收。“市场需求“描述了企业渴求的员工,”自我实现“描述了你想要的生活;当它们重合到一起,梦想就照进了现实。
跳槽的原则
永远不要因为”现在很差“而跳槽,要因为”未来更好“而跳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一直往上走。
跳槽的节奏和路线图
比如最终目标是CTO,那么它的路线图可能是:应届生----->初级程序员----->小组主管----->部门经理----->总监----->CTO。然后我们会给每一个节点设置一个达标能力和一个参考时间。当我们的能力已经开始可以胜任下一个节点的工作时,我们就会开始寻找相关机会,最理想的是在当前公司进入下一个节点,如果当前公司提供不了的话,那么就要通过换公司来前进。
当然路线图是可以调整的,比如应届生----->初级程序员----->小组主管----->初创公司CTO----->B轮公司CTO----->上市公司CTO。但不管怎么调整,自己头脑里边要有清晰的目标。我们总是先在风险最小的路径(比如当前公司)寻求成长不成功时再考虑其他的路径。
雇员象限(E象限)
SOHO象限(S象限)
创业象限(B象限)
投资象限(I象限)
职业路线图
一旦你决定要离职,(除非事发仓促,比如家庭变故之类的)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你该去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样的事情、拿多少钱,都取决于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用来支撑你人生价值的核心框架之一,在你自己没有想明白的时候,没有人能帮你。
对于没有人生目标的同学,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给自己定义一年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都是我们赋予它的。
第二,如果你暂时没有发现人生的意义,那么就多挣点钱,因为等你有一天发现它的时候,一定用得上。
那么,在跳槽前我们都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其实我觉得从大的方面讲就四件事儿:
分析自己
分析目标行业与公司
撰写简历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