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感:2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等我说完这句话,班里的学生都笑了。

五分钟以前,刚刚同班级里的学生们一起看完了课文《孔乙己》的话剧视频,点开了ppt ,就看见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我可以从讲台上看见每一个学生面上带着的不以为然的神情,我能理解他们,十数年的学习经历,已经告诉了他们这道题的答案必然是曾经有过的落后思想是如何毒害了一个国家的进步,他们甚至都懒得思考更多,随口回答道:“迂腐的封建科举制度是不好的!”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忽然有种不知应该怎么继续讲解课文的感觉。

我定定的站在讲台,两眼望着他们只能保持沉默,学生们愣住了。他们慢慢的安静了下来,他们开始有点恐慌,他们以为是他们的回答或者他们的随意态度令我感到了不开心。

“你们别害怕,你们的回答没有问题,是正确的。”我平静了自己的内心缓缓说道,“但是,同学们!今天我们不去思考如何回答正确这道问题,我们一起随便说说你们真的想到了什么答案,这样我觉得会更有意思。”

听到我的话,他们开始皱眉头了,我喜欢看见学生皱眉,因为那样我就知道他们开始动脑子了。

“老师,你能示范一个吗?不然有点摸不着头脑。”班里最积极的开始了,依然想要找到正确回答的路子。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随口说了一句,学生们都笑了。

他们觉得这算什么答案,这样的回答在考试里是不可能得分的。

但我却不愿意就这么停下来,我看了一眼书本上的黑体字。“你们笑了,我知道你们为什么笑,但我们先思考一下我说的答案,它的问题在哪里?”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句话本身从语法到价值观都没有任何的问题,那我们笑的原因在哪里?

原因就在于我们认为这句话太简单了,我们认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要求太简单了,但我们真正了解善良本身的含义或者说善良所包含的范围在哪里吗?

我能想起来,以前看过书问母亲说:我们的佛教与别人的佛教有什么不一样吗?

母亲笑了一下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踢倒了一个年老的妇人脚边放着的水壶,这我们都知道叫做恶,别人认为相对应的只要你没踢那水壶就是善,而我们的佛教告诉我们,不管水壶是谁踢翻的,只要你视若无睹那就是恶,只有上前帮助才是善。

“现在你们能够告诉我,文中有谁是善良的?”

学生们都开始慢慢的摇头,我知道我现在说的任何话,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一种说教,一种大部分学生注定会忘记的内容。

但昂久说过这是种子,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可以开花的种子。

我相信他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随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