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framework开发的初理解

小米公司最近正在招安卓framwork层的开发,有兴趣的朋友们抓住机会试试呀!传送门:安卓招聘 。不说了,我要开始恶补功课了~~~~

参考:
Android framework层JNI的使用浅析
我眼中的Android Framework
Android Framework中的Application Framework层介绍
Android Framework架构原理学习之AndroidApp启动
认识EIT造形—android 架构

概述

其实我们写的App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我们写的只是一个套件组,就是一堆Activity,Service等等的组件。这个套件组给Framework框架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在这里先说一个概念,也就是EIT模型。E是Engine发动机,I是Interface接口,T是tire轮胎。也就是发动机通过接口接上轮胎,然后车子才能跑。然后框架提供的就是E&I,一般框架都是提供发动机和接口,让我们来做轮胎,然后装上就可以跑起来了。(这里的I也可以理解为抽象函数,因为抽象函数就相当于接口嘛)抽象类也就是把发动机和接口,放在一个类里。像Activity,提供了一个接口函数(卡隼函数)onCreate(),我们写myActivity,就要重写onCreate(),Activity这个抽象类就是发动机,onCreate()就是接口,myActivity就是轮胎。当框架要Activity运行的时候调onCreate()方法,就带动了myActivity的运行。我们写在onCreate()中的代码就得到了执行。

Android框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牢牢掌握控制权,要求开发者必须在我给你的接口中装填代码,我框架内容千变万化你都不用管,你老老实实在我给你的接口填代码就行了,整个生命周期都由我框架来掌控。试想,如果不通过这种模式,不是给App开发者提供接口,而是直接的函数调用,那框架就要受制于App开发者,这个函数用的人越多,函数改动的成本就越高。框架就被迫不能改变,慢慢也就死了。而通过EIT模型,提供给开发者的只是一个接口,框架对App开发者就是透明的,你只需要在接口中做事就行了,这样就更规范和灵活。关于什么时候new Activity的对象是由Framework框架来控制的。Manifest文件里把Activity注册上,是因为Framework框架要new Activity的时候知道去哪找这个子类。而且这个对象有什么初始值,比如响应什么样的intent。这样App的启动也就好理解了,点击桌面图标,由FrameWork框架捕获这个事件,去找这个图标对应的App的Manifest里面找到要启动的第一个Activity,就是那个在Manifest里注明是main和luncher的。然后由Framework框架new出这个myActivity对象。自然也就new出了基类Activity对象,然后Framework框架调用Activity的onCreate(),实际对象是myActivity,执行的也就是myActivity的onCreate()。这时候App就启动了。

由此可见,任何控制类程序都有一个入口,安卓应用程序同样也是。
Android framework包含三个小伙伴:服务端、客户端、linux驱动。

服务端

服务端主要包含两个很重要的类:WindowManagerService(WMS)和ActivityManagerService(AMS)。(两个大佬管理者服务)

客户端

客户端包含以下类:

ActivityThread:是安卓应用程序的主线程类,也就是UI线程或者称为主线程,所有的处理用户消息,以及绘制页面的工作都在该线程中完成。

Activity: ActivityThread会根据用户的操作选择让哪个Activity对象上它的船。

PhoneWindow:富二代,继承于牛气的Window类,自己屋里住着一个DecorView对象,像它老爸喜欢制定规则提供了一些通用窗口操作API。

Window:富一代,长得比较抽象,喜欢制定规则提供了一些通用的窗口操作API。它不喜欢被人管。所以呢,注意:WindowManagerService管理的窗口不是Window类,其实是View和ViewGroup。

DecorView:很能干的家伙,家产来自FrameLayout,比较注重外在喜欢打扮,DecorView是对FrameLayout进行了一些修饰,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ViewRoot:小管家。继承于Handler,主要作用是把WMS的IPC调用转换为本地的一个异步调用。

W类:ViewRoot小助手,继承于binder,是ViewRoot内部类。主要帮助ViewRoot实现把WMS的IPC调用转换为本地的一个异步调用。

WindowManager:客户端如果想创建一个窗口得先告诉WindowManager一声,然后它再和WindowManagerService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创建,客户端不能直接和WMS交互。

Linux驱动

Linux驱动和Framework相关的主要是两个部分:画家SurfaceFlingger和快递员Binder。

每一个窗口都对应一个画Surface,SF主要是把各个Surface显示到同一屏幕上。Binder是提供跨进程的消息传递。

从apk程序的运行过程去看看上面各个组件在啥时候干啥活的

ActivityThread从main()函数中就开始动起来,然后调用prepareMainLooper()为UI线程创建一个消息快递通道即MessageQueue。

接着创建ActivityThread对象,创建过程会创建一个消息装卸工Handler对象和一个快递员Binder对象,其中Binder负责接收远程Ams的IPC调用,接收到调用后让Handler把消息装到消息快递队列,UI线程很忙的都是异步的从消息快递队列中取出消息并执行相应操作,比如 start、stop、pause。

然后UI线程让队列调用Looper.loop()方法进入消息循环体,进入后就会不断地从消息队列中读取并处理消息。

当ActivityThread接收到Ams发送start某个Activity的快递后就会创建指定的Activity对象。Activity会先按窗户再去按玻璃和贴窗花,所以先创建PhoneWindow->DecorView->创建相应的View或ViewGroup。创建完成后就可以让大家欣赏了,调用WindowManager把界面显示到屏幕上,然后创建ViewRoot,然后调用Wms提供的远程接口添加一个窗口并显示到屏幕上。

接下来就是用户的操作,事件线程不断的把消息快递发到事件队列中去,然后事件分发线程秘书逐个取出消息,然后调用Wms中的相应函数处理该消息。

很多线程是不是很晕?

安卓程序中都有哪些线程?

客户端小伙伴至少包含三个线程小弟,Activity启动后会创建一个ViewRoot.W对象,同时ActivityThread会创建一个ApplicationThread对象,这两个对象继承消息总管Binder,每个Binder对应一个线程,负责接收Linux Binder驱动发送的IPC调用。还有一个是UI线程呗。

自定义的线程和UI线程有什么区别?

UI线程是从ActivityThread运行的,在该类的main()方法中已经使用了Looper.prepareMainLooper()为该线程添加了Looper对象,已经为该线程创建了消息队列,是自带秘书光环的。因此,我们才可以在Activity中去定义Handler对象,因为创建Handler对象时其线程必须已经创建了消息队列,装卸工得配运输带要不然没法干活。而普通的Thread则没有默认创建消息队列,所以不能直接在Thread中直接定义Handler,这个就是我们不懂程序运行原理导致的困惑。

EIT造形的用途

未来的变化和复杂性是本质性(Essential)的,人们无法删除它。于是想办法提升人们管理复杂的能力。著名软件专家Fred Brooks(“人月神话”一书作者)在40年前就说道: ”软件的复杂性是本质性的,并非表象而已。” 于是,也必须想办法提升人们面对软件复杂性的能力。试想,当你去观察太阳星系时,如果你脑海里没有阿基米得(Archimedes)几何学的”椭圆”概念或造形,你会觉得各星体运行的轨迹非常复杂。这个复杂性是本质的,无法删除,怎么办呢? 等到你学了几何,脑海里有了”椭圆”概念或造形之后,再去看太阳系,你会发现只不过是9个椭圆形轨道而已,非常简单。此时,你并没有去删除你身外星球的复杂关系;但却简化了脑海里的想象,提升你内心面对复杂事物的能力。
同样地,当你去观察Android的多层框架体系时,如果你脑海里没有”EIT概念或造形”,你会觉得Android平台软件非常复杂。这个复杂性是本质的,无法删除,怎么办呢? 等到你学了EIT造形、脑海里有了EIT概念之后,再去看Android平台软件,你会发现只不过是一堆EIT造形的有机(Organic)组合而已,非常简单。例如,在 的架构里,就是两层EIT造形的简单组合而已,如下图所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填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