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麦席森·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
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是一名 男同性恋 者,同时还是世界级的长跑运动员。他的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小时46分3秒,比1948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 金牌成绩慢11分钟。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的设想。“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图灵机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之间是什么关系:图灵机是理论模型,是对人计算过程的模拟;
而冯诺依曼计算机则是图灵机的工程化实现,程序就是图灵机中的纸带。目前的可编程计算机都是图灵-冯
诺依曼计算机。图灵-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出发点是解决逻辑计算问题,因此这类机器善于进行数值计算以
及字处理和表格处理,但却不善于处理更加复杂的声音、图像、视频、语义等模式信息和模糊信息,这类
信息由非图灵-冯诺依曼体系的仿生类脑计算机处理效率更高,例如IBM最近研制的“神经突触微处理器”。
1950年10月,图灵发表了题为《 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在计算机科学界引起巨大震撼,为人工智能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同年,图灵花费4万英镑,用了约800个电子管的ACE样机研制成功,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模仿游戏试验”,后人称之为“图灵测试”。通过长期研究和深入思考,图灵预言,总有一天计算机可通过编程获得能与人类竞争的智能。
图灵试验由计算机、被测试的人和主持试验人组成。计算机和被测试的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测试过程由主持人提问,由计算机和被测试的人分别做出回答。观测者能通过电传打字机与机器和人联系(避免要求机器模拟人外貌和声音)。被测人在回答问题时尽可能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而计算机也将尽可能逼真的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如果试验主持人听取他们各自的答案后,分辨不清哪个是人回答的,哪个是机器回答的,则可以认为该计算机具有了智能。
1952年,图灵在和警察的接触中不慎暴露了自己和另外一名男子同居的事实,于是各种各样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图灵在生活中开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年,图灵被警方逮捕,以“有伤风化罪”罪名遭到起诉,并被判为有罪。
1954年6月7日,阿兰·麦席森·图灵因食用浸染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传说 Jobs 选为商标的苹果,是图灵自杀时用的。泡过氰化物,所以没机会咬第二口。这个故事有暗喻: 苹果产品的吸引力,对于用户来说,的确剧毒。但该图案的设计师和苹果公司都否认了这一说法。
图灵奖(A.M. Turing Award,又译“杜林奖”),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又叫“A.M. 图灵奖”,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它是以英国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的,Alan Turing先生对早期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算机业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奖金25万美元,由英特尔公司和google公司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