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炒萝卜香

肉炒萝卜香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

在湘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少见狗吠鸡鸣,只见人声鼎沸,一家有个三兄四弟几姐妹,正常得很,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与其说是多子多福的思想和观念作怪,还不如说是那个年代的计生政策没有严格执行,那个年代没有如今通宵达旦的娱乐,丰富的耗夜生活,只有几家人围在火塘旁打打盹,摆摆龙门阵,聊聊粗见浅闻,说说儿女长情,不到九点就上床睡,夜长被窝暖,夫妻感情深,以致于儿女成群,家家都成了超生游击队。

《二》

都说那时候穷,其实穷只是相对于现在的生活而言,因为那时候根本就不感觉到穷,因为人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富的概念,家家穷富都差不多,睡觉都不用关门,住的是土墙木房,穿的是粗布履衣,衣补丁鞋露趾也没人笑话,八O年分田到户后才慢慢有了贫富差距。八十年代初的贫富差距也只不过是富的比穷的家里多几斤米多几件衣而已,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大家都没有什么好攀比,左邻右舍的村民们因心里平衡都相处得很融洽很和气。

《三》

七十年代末期,那个时候每村分为几个生产队,家家户户的劳力每天都要出工为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所有的劳动成果属于集体所有,按劳分配,按工记分,清早集体出工,黄昏后集体收工,一起劳作,一起忙活,晚上隔三差五就要开个会,整顿思想,上报成绩,村里的晒谷场上挤满了村民,村长拿着平常喊出工的高音喇叭传达着会议精神,各生产队上报着几天来的工作实情,完成的得表扬,没完成的挨批评,孩子们嘻戏在会场的周围,苦乐着人生。

《四》

那个年代家里不养鸡不养鸭,因为人都食不裹腹,每当谷黄收割的时候,只有6至7岁的我就要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后面去水田里拾谷穗,拾回一把把谷穗晒干碾碎后贴补口粮的不足,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一碗白米饭,平常吃的白米饭里面都要掺和着很多红薯,偶尔吃一两餐还是觉得好吃,吃多了就很难下咽,吃的菜除了白菜萝卜,腌制的咸菜就是当时的当家菜,餐餐必备,八十年代初我还经常引以为豪地吃着猪油酱油拌白米饭,在邻家小伙伴们面前吃得津津有味,引来邻家小孩满脸的欣羡和馋涎。

《五》

那个年代的村民们几乎都勒紧着裤带,因为人多,粮食产量又不足,大家不图能吃好,只图能吃饱,生产队为了鼓励大家有时在食不饱腹的状态下能努力劳动,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队与队之间时不时要举行一次次地劳动比赛,队员们扛着农具干劲十足,小红旗在比赛的场地和周围漫山遍野地飘扬,队员们敲打着工具各自呐喊着鼓舞的口号为参赛选手加油,奖品是毛巾、水杯和脸盆,那些比赛的乡里汉子和村姑们各自绽放着欢乐的笑脸,嘻嘻哈哈的在田间地里铆足干劲,任劳任怨,气氛热烈,赛得不亦乐乎,热火朝天……。嘿嘿!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大家依然激情澎湃,燃烧着岁月。

《六》

生产队里养了好多猪,每逢过年过节都要杀几头,村民们凭人口去领猪肉,都要肥不要瘦,因为肥肉可以榨多点油,每当家里炒肉的时候,我都要踩着凳子踮着脚根眼睛巴望着锅里炸得劈里叭啦作响的猪肉垂涎欲滴,不停地咽着口水守在锅边用鼻子反复不停地吸着炒肉散发出来的香味,一副馋得实在难受的样貌和馋相,让炒肉的妈妈见了既可怜又心酸,在肉熟起锅的时瞒着姐姐妹妹会偷偷地夹给我一块,哈哈,这就是我守在锅边的目的。每次炒肉的时候,妈妈都要把肉里面放入好多切成片状的萝卜混在一起炒,就那么几斤肉还要请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他们一起来享用,一大家人有十几口,牙齿统计下来放在那只一样大的肉碗里都要比那一大碗的肉还要多,还要重,怎么吃啊?其实大人们都很少吃肉,夹到肉都要往我们小孩的碗里送,不懂事的小孩只顾自己吃得津津有味,那能体会到大人们当时夹到肉而舍不得吃的那种心情和感受,现在每次回想起来我心里都难勉会隐隐作痛。

《七》

现在有钱什么山珍海味都能尝,但尝来尝去总觉得还是没有当年妈妈做的肉炒萝卜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肉炒萝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