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前线」特约记者|林 丹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申请授权
一年前,在举世瞩目的“人机”围棋大战中,AI机器人AlphaGo(阿尔法狗)以3:0战胜了职业围棋九段柯洁,让世人惊叹于AI的无限可能性。
仅过去一年,9月21日,有一家AI企业就亮出了我国首款可给肿瘤诊疗方案的“阿尔法狗”——在“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年会”上还演示了一场人机协同作战的演练,昭示了AI在医疗行业决策应用创新时代的到来。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款引起全场拍手称绝的AI医疗“阿尔法狗”并非出自BAT等技术巨擘,而是一家叫“海心智惠”(以下简称“海心”)的AI公司。
消息一出,外界不禁好奇:一家靠AI产品落地与巨头们一比高下的企业究竟有什么样的底气和实力?
当AI医疗行业迈向垂直、实用、具体的纵深方向发展时,海心这个恰好聚焦于“肿瘤智能诊疗”垂直领域的前行者,将如何继续向前探索?海心的“AI+医疗”如何出牌?如何利用全自研的AI产品赋能医疗行业?海心会成为AI医疗领域的下一个“独角兽”吗?
这些疑问的答案,或许要从海心这张“王牌”——可给肿瘤诊疗方案的“阿尔法狗”说起……
海心“AI+医疗”的王牌究竟是什么?
在国内,AI医疗赛道上集齐了各式选手。
早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3月,百度和阿里云就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医疗大脑”(AI辅助诊断应用);2017年7月,阿里健康也宣布了其医疗AI产品“Doctor You”的诞生;腾讯觅影于2017年8月推出,目前具备AI医学图像分析和AI辅助诊疗两项能力。
巨头入场后,通用AI技术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例如影像识别、智能导诊等,没有谁能比李颖赟更清楚这一点,对于AI创业公司而言,需要在自己的垂直应用AI领域内迅速构建技术壁垒及完整的业务通路。
李颖赟及其创始团队曾是蚂蚁金服中坚力量,如今他作为海心的CEO,唯有跑得更快,在垂直细分领域进行深耕,切中医患最迫切的需求并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回首来路,李颖赟不随同行大流去做炙手可热的金融智能,而选择切入最难攻克的肿瘤智能诊疗领域——因为经历过家属治疗癌症的种种艰辛后,他想为中国每年新增的几百万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
于是,海心团队花了几百个日夜搭建了一套“智能病历读取+智能诊疗+智能病程管理”AI医疗系统,这不仅是我国首款针对肿瘤疾病的智能诊疗系统,也让海心走出了一条与春雨医生、好大夫、平安好医生等完全不同的互联网医疗路径。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密集地进行“互联网改革”,春雨医生、好大夫、平安好医生等平台顺势而为,但目前仅完成互联网医疗改革的1.0阶段:改善了医疗信息流的不对称,却不能解决医疗资源稀缺和医疗过程诸多复杂的问题。
在AI时代,医生患者更需要的优质医疗服务和产品是什么?如何使AI医疗技术场景落地?AI技术如何更好地赋能于医生患者?
李颖赟认为,互联网医疗将进入2.0阶段——“垂直医疗”,依托产品的长生命周期以及强工具属性,同时降低对C端(肿瘤患者)的教育成本,提升B端(医院)问诊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海心搭建的“智能病历读取+智能诊疗+智能病程管理”系统更垂直、工具性更强,并基于我国最权威的CSCO肿瘤诊疗指南,与CSCO最权威的顶级专家们合作,其实用效能与权威性领跑AI医疗领域:
1、智能病历读取:在CSCO大会上,CSCO秘书长江泽飞教授表示,临床医生有大量时间都用在整理病历上,占用非常多精力。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解决许多繁杂的工作,海心系统可以识别病历,建立患者清晰的病程轴,帮助医生更快速精准地去解决患者问题。
2、智能诊疗:目前的AI辅助诊断技术多数都是基于同一类CNN/DNN图像识别算法构建,重复度高,而海心AI系统则将国内最新癌症诊疗规范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最精准的肿瘤智能知识图谱。让AI系统成为一个“导航”角色规划最佳的诊治路径,让初级医生训练基本功,中级医生训练决策能力,高级医生知道纠偏,还能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疗方向和规范诊疗的方案,与医生双向把控自己的规范诊疗。
3、智能病程管理:众所周知,癌症是种慢性病,但患者常常只重视阶段性治疗,而缺少长期的病程管理,这对于癌症患者是很不利的。海心“全病程管理工具”从建立每位患者的个人治疗档案开始,通过AI+专家的结合,梳理完成患者的病程记录和治疗时间轴,能够持续提醒患者应该进行的检查、治疗或随访相关内容,从而为患者进行全病程的管理。
海心智惠联合创始人 朱丹
当然,这套系统的技术算法很漂亮,但实用效能就要用事实来说话——在CSCO会议2天时间内,海心系统收到了医生们854份挑战智能的病历,在接收到病例后的1秒钟内,就立即回复了医生们规范的智能方案。
这样优异的表现也得到了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和CSCO秘书长江泽飞教授的高度肯定,“海心智能系统对我国偏远地区的医生,以及年轻医生们帮助很大。医生给决策时就不用翻阅各种指南,而只要基于智能系统给予的方案再进行确认就可以了。今后,希望能给基层的医生们配备机器,将海心智能系统直接装在机器中,给大家使用。”
由此看来,这是一个更符合中国肿瘤病情的智能系统,正在AI影像识别、外科机器人之外,建立起自己与国内外AI医疗巨头正面交锋的“核心武器”,这个系统被外界称为可给肿瘤诊疗方案的“阿尔法狗”,无疑正是海心“AI+医疗”的一张王牌。
海心抗癌App将成下一款“国民应用”?
然而,手中握住了“肿瘤智能决策系统”这张牌后,海心要用什么载体来搭载这套智能系统?让AI系统落地并产品化,医生患者同时可以简便使用?
海心智惠CEO李颖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pp的形式,但这款App要如何做成AI医疗产品中像支付宝、微信一般的“国民应用”,让人人受益并且得到最优的使用体验?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AI产品模型需要针对场景、数据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海心拥有最顶级的大数据团队和医疗合作资源,在AI医疗产品研发上算是最佳选手,他们想做一款与业内“问医平台”完全不一样的产品。
这就决定了从诞生伊始,海心抗癌App的定位就是癌症治疗的“精确导航”,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癌症问医平台,它能够为癌症患者提供精准到位、全面可靠的智能诊疗服务。
但是,这款基于海心AI系统搭建而成的App,到底如何能够让AI负责复杂算法,让医生患者简便使用?海心的产品团队通过不断迭代产品功能和底层算法,终于实现了用户界面的便捷操作:
图1
图2
简单来看,在图1、2中,患者只需简单将病历拍照上传,系统即可进行解析并生成患者的“病程时间轴”,将患者的关键疾病信息系统化(如图3),并由此会产生治疗建议(如图4)。
图3
图4
至于患者担心“医生能否帮助审核”的问题,海心也提早一步为患者解决了后顾之忧——基于智能系统的辅助,在海心抗癌App上,医生审核治疗方案变得轻松高效,只需要2分钟即可判断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此可以覆盖帮助更多患者。
不过,除了完美实现了医患都可便捷使用App之外,海心抗癌App还有什么大招?
据了解,“技多不压身”的海心团队还在App上为患者提供了一整套肿瘤治疗的专业规范系统,包含了专业科普、病情解读、疗程规划管理、药物智库等,将肿瘤疾病需要的全病程管理需求集中起来,环绕式地解决更多现实问题。
然而,作为国内首款专注于肿瘤的智能诊疗产品,“便捷高效、覆盖率广、实用性强”等优势估计还不足以令海心抗癌App成为下一款“国民应用”。
海心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建立起一套如同“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营体系,为海心AI系统持续“输血”,同时支撑App抢占AI医疗产品市场的制高点?
不得不说,这个团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谓是殚精竭虑——经过长期跟踪和市场调研,他们终于将B端(医院)与C端(患者)更有效地链接起一个闭环。
在中国,只有患者掌握自己完整的医疗数据,海心通过帮助使用了App的患者管理病程来处理C端数据,而这个丰富全面的数据库会促进海心与B端的深度合作,在多家医院进行临床数据验证以进行AI算法学习升级,将精度不断提高调准,最终能使C端患者得到更科学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这个闭环形成后,海心将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提高就医质量,同时节省成本:如国际厂商有数千元的收费;但海心的智能系统免费让患者使用,可以减少去大医院的次数,或做好准备再去医院等等。
试问谁不希望用尽可能的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方式治疗癌症?目前在AI医疗领域,大部分企业都在讲算法技术,但能像海心一样深入洞察到医生患者“看病难、就医贵、效率低”等痛点,并一点一滴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业,恐怕不多。
“海心还是很聪明,因为这一整个闭环走下来,既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大数据,同时获得了大量用户的信任,使海心抗癌App将有很大机会成为下一款‘国民应用’”,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评价道。
海心将成AI医疗下一个“独角兽”?
对于李颖赟来说,海心专注于AI医疗赛道,“既不是追风口,也不是吹皮球”。
在AI医疗领域里创业,创业者需要更多的智慧及勇气。他们必须认清AI医疗市场前景,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出现的各种医疗、技术、运营、管理等复杂问题。
中国每年新增数百万癌症患者,在“问诊——确诊——决策——治疗”的环节中,科学的癌症知识与规范的治疗方式都是人们的刚需。作为第一个将AI医疗技术落地的产品,海心抗癌App可覆盖的用户规模不小且用户粘性极大,大批用户流量涌入将使海心在用户增值服务、医疗衍生产品、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医疗服务等领域都极具想象空间。
因此,海心极有可能凭借首创的AI肿瘤诊疗决策系统及抗癌App的独特优势成为又一家AI医疗的独角兽。
当然,海心的价值和前景绝不仅限于此。
海心与各大权威医院深度合作,依托精准且海量的肿瘤医疗大数据,经过AI算法的深度学习和迭代,不仅能把肿瘤医学资源分配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社会中,未来还能让医护人员聚焦在机器做不到的工作上,使病患得到更精准的治疗、更细心的关怀、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更深入的医学知识普及……
目前,海心已经形成了食管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几大癌种的智能诊疗系统,预计2018年底前将陆续推出肝癌、头颈部等癌种,届时将能够覆盖中国85%以上的癌症患者群。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海心团队怀揣的初心简单赤诚,他们希望在抗癌的路上,与患者风雨同舟。
有人曾问:在AI医疗赛道上,巨头环伺,争者云集,谁将率先撞线?
或许这并不是海心最关心的问题,“我希望用我们擅长的技术和方式,为患者做一点有温度的事情。”李颖赟这一句话大概就是海心铿锵前行的决心。
往 日 推 荐
区块链技术将如何影响工业4.0计划?
浅析 | 重新审视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
转载 | 多元化生态的棋牌游戏行业,正在悄然崛起
干货 | 你需要知道的10个移动App开发趋势
恋比特 | 特别的惠,给特别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