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本文主要总结下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分为12个模块
01:职场中,从给答案到做引导
新人可以直接给答案;有一定的经验后,可以给点提示引导他去找答案,使他产生一种解决了问题的成就感。
02:如何帮助团队成员成长
好的上级会给你机会、空间和支持,让你成功;
不好的上级会固定的眼光看待你的能力,不敢让你做一些难的问题。
对每个级别都在各方面设定一些标准,比如技术要达到什么水平,执行能力水平,是否独立解决问题。像阿里就会有P5,P6,P7,P8的标准。这样的话,只有你达到下一个标准,并在这个标准上面保持了一段时间,你才会被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上级是静态思维,怕给你分配难点,那么你将没有机会表现自己,那么想升级几乎是不可能的。)
优秀管理者需要做到以下4点:
1、自己在哪些方面会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能力
2、把自己有这种心态时的表现和想法写出来
3、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试着改变
4、和组员多交流并听取对方想法
优秀的技术管理者不是自己成功,而是团队成功。
03:项目延期了,作为负责人该怎么办
避免方案
1、建立流程,每周一次会议,共享管理工具
2、任务优先级
3、共享的项目状态表
4、不要漏掉任何成员,临时通知会使合作者或帮忙的人没有参与感
5、实时反馈,多沟通
04:管理和被管理,期望值差异
9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统计后,结果显然有偏差。
那么怎么校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彼此的期望值呢?
1、增加对彼此的了解
2、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关于期望值的对话,了解他的期望和你对他的期望
3、知道期望后,还要持续跟进,一周或2周检查一次,确保对方在他的期望上面努力。
05:管理者在进行工作分配时,会考虑哪些问题
1、通过第三方评价、履历,做过的项目来衡量他的能力作为参考基线
2、问对问题,给他一个任务,看他会问的问题和想法是否能覆盖所有的情况
3、让他进行工期估算,估算的时候是否考虑到沟通成本,技术难点,测试成本等
4、沟通,计划很强,但是执行力弱。能说但不能把事情做好的人,难以托付重要的事儿。
5、上线后出了问题是否可以第一时间去解决问题,会不会推卸责任。
注意点:
1、新人经验不足,不要轻易否定他们。
2、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分配不同类型的任务。
后记:如果你希望承担更重要的任务,一方面要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态度,拿到一个任务,要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让我们成为别人眼中可以托付重任的人。
06:管理者不用亲力亲为:关键是什么
大部分被提拔成技术领导的工程师都有一定的领导力,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技术能力也很强,我还没听说过哪个技术差但其他方面能力强被提拔的。
技术能力强的刚走上管理岗位时,最爱做的事就是亲力亲为,看谁干活都不放心,恨不得自己把所有的事儿都做了。
工程师的工作习惯:一个技术方案如果自己不参与,就会担心执行效果。
这里面有2个误区:
1、事情能不能做好和完全按照你的方式做好是两码事。别人的工作方式一样可以把事情做好。
2、介入和不介入并不是关键,用什么方式介入,在哪些地方介入,才是关键。
明白了这2点,那么下面就是帮助接收任务的人把事情做好。
管理者,授权和分配任务应该注意的地方:
1、让他明确任务的期望的目标
2、制定计划后,保持跟进,随时对他提供帮助。
3、当对方做的很好的时候,需要及时给予肯定。
最后,管理者不用亲力亲为,关键要做对什么?
1、有效的分配任务出去
2、保证分配的任务圆满完成
帮助别人成功,团队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07:项目管理中的三个技巧
1、每个人能力和任务难度匹配
2、每个人完成任务的时间均衡
3、每个人挑战性工作和“脏活累活”均等
4、每个人任务要有挑战
5、有依赖的任务,合理安排任务顺序
6、每个任务尽量独立,有一个主题
任务时间线和每个人沟通达成一致。并尊重对方意见。
估算往往需要技术领导者给出建议,除此之外,最好留出一些缓冲时间。
08:不要做微观管理者
1、给组员足够的自由度,管理者只需要告诉组员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完就好了。
2、管理既不能过度关注和掌控细节,也不能简单的给了目标就放任自流。
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并帮助他在欠缺的方面成长,所谓用人用其长。
1、紧急的事情自己介入
2、试错空间可以让组员试试完成,给组员创造发挥的空间
1、确立目标
2、多指导,少亲手做(管理者的存在不是分担实际工作,而是提供资源和背后支持力量)
3、设定频率,保持跟进,了解对方是否需要帮忙
4、交流难点,给出建议,出了问题,要了解是能力有限,资源不够,还是时间紧张。
要求是必须完成的,建议是对方在思考后自己决定怎么做。
最后:用动态的眼光看待每个人的能力,因为每个人都在成长。
09:兼容并包的领导方式
包容性领导的六个特征:
1、坚定的承诺,平等对待每一类人
2、谦卑的勇气,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谦虚对他人
3、正确的认知,领导者需要知道自己和企业的盲点和解决方向
4、开放的心态,真诚渴望了解不同人的看法
5、高情商,愉快合作和交流
6、合作的意愿,给每个人机会和空间。
10:激发团队人员的责任心
1、明确责任制,对某一块业务的完全决定权
2、出了问题是要承担责任的,出了问题,不光要解决问题,还要明确后期怎么预防,有效的责任制是在开始的时候就让所有人明确责任和权力,而不是事后追究责任。
要用关心的口吻,而不是追究的态度,让对方了解到问题出在哪里,不要为了做好人而什么都不说,那样只会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最后,尽可能让团队成员充满归属感。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该以身作则,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努力,对公司目标的追求。真诚对人,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认可并鼓励。
11:系统开发中的“攻城”于“守城”
接手别人的项目并修复BUG比重头开始更长经验,有时候可以尝试去理解前一个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重构。
12:说说绩效评估这件事
奖励能干的、贡献大的;激励能力不够的,或者对公司贡献不明显的。
评估要看技术能力,项目影响力,沟通协调能力,推进新事物的能力,对别人的帮助,按时完成等。
评估的弊端:
绩效不好的可能会离职,年中和年终评绩效前后阶段,绝对是挖人的最好时期。
绩效评估是一个又爱又恨的事情,但是大公司还是需要这个机制。
13:公司增长:关于工程师的跨组协作
1、明确每个组的职责范围
2、跨组怎么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会议小而精,切实解决问题,会议不是传达信息、决定的。信息传达可以用邮件
3、需求改动,延期或增加资源或砍需求
4、时间线
确定新的领导人:
1、提拔组里资深工程师 (技术人在管理和沟通方面还要学习)
2、招聘外面的有经验的人(是否真的掌握全面的技术,是否不照搬不靠谱的模式)
14:轮一线技术领导者的基本素养
什么样的技术领导者才是好的技术领导者呢?
1、他的存在推进了公司的成功,尤其是与技术方面相关的成功
2、他的存在促进了团队每个工程师的成功,帮助他们获得成长。
要做到这2点需要一是利用自己能了解到的有限情况做出正确的决定;二是利用组里的工程师高质量完成关键的项目。
技术领导者必须对系统设计了如指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并不亲自写代码的情况下,应该了解到所有方案的优缺点,考虑到所有的技术和非技术因素,迅速的给定限制条件下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是最重要的技能。
技术领导人和产品经理的区别:
1、他首先是一个技术人,所以这里说的不仅是项目要做什么,还包括软件架构和技术选型。
2、充分调动每个工程师的潜力
3、帮助组员清除路障
领导人的关键应该是全局掌控,提前清楚项目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是沟通、解决方案、不合理需求、很多时候,技术领导者花费了很多精力在这些上面,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投入到写代码上面。但是他们的成功,其实在于帮助团队里的工程师成功。
技术管理的核心:对外有产出,对内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