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一词,原本是说风干、晾晒等方法去除了水分的调味品、食品。不过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从业工作者发表、分享的一些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文章和方法,因为不存在水分或虚假而叫做“干货”,显然是抽象的意义,并不存在物理状态的物体,到目前几乎人人言干货,然而一旦这种做法推广太普遍的时候,它的危害性也随之水涨船高,不可估量。
将一篇文章的主旨或一本书的精华进行提炼,或者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凝练,然后以“干货”的名义发表,本来是好事,至少对自己绝非坏事,这说明为文者对于文章、书籍以及自己走过的路有着较好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并不一定正确,但总结的过程就是一次提升的机会,若碰巧有人看到了总结的文章,,又恰好解决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几乎算是互惠互利,但是对那个另外的人来说,这种做法的结果却是可商榷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发达和出版物的丰富,碎片化阅读成为无法阻遏的潮流,这种阅读方式给人以短暂的快慰,在短时间内似乎博学而善思,比如碰巧读到一篇小文章知道万历皇帝在1572年登基,又知道他对于明朝的覆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后仅止于此,过几天显然忘了这些年份,至于中间发生过什么,又成了未知之谜。碎片化阅读给人是瞬时渊博的假象,其实干货的猎取也是。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求学到不惑,至少25年的时间,而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孔子,至于世界的复杂性则非昔日可比,不惑的时间甚至应该延长,即使6岁求学至博士,差不多30岁左右,学习的时间还不到25年,何以敢快速弃学习而求不惑?
如果一个人年龄很高,而且已经完全放弃了思考,那么不断求干货尚可原谅,然而二十来岁,还没学到博士,学习的时间段更短,已经放弃了探索的过程,那么其后来还有什么思考能力呢?干货就像是鸦片,倘若痛得难以忍受时(解决紧急而一次性的问题),使用一点于自己或有缓解,可如果一个体格健全、无病无灾的人使用了鸦片,那么唯一可以预见的就是上瘾,即使能戒除,不死也要扒层皮,或者戒不掉的话,越陷越深,直至魂飞魄散到离恨天报道,何以干货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过度追求干货阅读,让我们缺乏了思考的学习能力。我们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背诵的过程,从前的八股文考试也做不到靠背诵而求取功名,何况现代化教育模式。能够不断提升我们能力的并不是背诵的公式或者知道的一点知识,而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肯定不会天生而来,而是从解决简单问题开始积累的能力,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
以数学而言,很多人为之头疼,一是公示记不住,二是解不出题目。后者算是运用能力,前者呢?是否就是记忆能力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机械式记忆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很少一段时间可以做到,到最后基本上都是理解性记忆,所谓理解就是学习,自己从头开始推导,慢慢得出结论,即便完全记不住公式,这个推导过程也可以无往而不胜,倘若一条干货直接告诉你某某时有某个公式,试问这于你有何益?能记住多久呢?
学习的过程是如此重要,可往往有很多人忘记了它的决定性作用,转而以为有什么捷径可言,渴望从别人提炼的几个公式或者几句话就能学到真知,简直是天方夜谭。高斯算是够天才了吧?据说三岁就能指出其父亲账本上的错误,但这不排除后人杜撰的成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就是他与罗巴切夫斯基分别创立了非欧几何,他们的创建是凭空而来的吗?自然是积多年欧几里德几何研究的成果。
华罗庚提倡“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如何将厚书读薄,说起来就是提炼精华的过程,或者说提出那些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对于自己有益的部分显然是不同的,而且如何提炼自己需要的部分,显然是需要长期探索和训练的,一个人若是总渴望得到别人提炼的,那么他自己则永远缺乏这个能力,人活在世上,最能靠得住的是自己,倘若自己把自己放弃了,还要妄想成为什么杰出人才,不是痴心妄想吗?
一本书,尤其是一本好书,至少要包含3个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些书籍逻辑性非常强,阅读的过程不惟是吸收文字的部分,还包含了有机组合的技巧,很显然这需要自己老老实实打开书本自己研读,别人提炼的能力,终归跟自己无关,放弃这个学习能力,等于是放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过大学应该知道,大学学习的知识都是很陈旧的,尤其是工科,折旧速度非常快,但是这个学习的能力才是大学教育提供的,有人靠着背一些考点,侥幸过关,或者走运的话还能碰巧得到不错的高分,可一旦自己独立去研究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首先是知识缺乏,其次就是不知道如何从头开始解决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至于有人骂大学教育误人子弟,殊不知这是自己一贯的思维偷懒所致,毕竟总是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才算事能力。
我们看到的文字以及其它各种媒介包含的有益成分,都是别人的,我们需要从这复杂的系统中提炼出我们真正需要的部分到大脑中,变成知识,很多人可能到此为之,然而关键的能力在于运用或者说输出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吸收和输出并非完全独立无关的两样能力,其实是互相促进的,学会了如何吸收就能帮助我们如何输出,而输出的过程就更是有助于以后不断的吸收,如果一味的只想什么“干货”,也就是放弃了吸收的能力,那么输出必然要大打折扣,甚至因为一知半解而无可输出。
当我们对有些人提炼的东西啧啧称叹而觉得非常有益的时候,应该想想为何别人能提炼出这些?或者别人提炼出的是全部的精华吗?如果是我们自己去提炼,会不会有更多的精华?倘若放弃这个自己求取探索的机会,那就没有提升的能力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危害之深,或许一时半刻还能让我们侥幸逃脱,就像一个人短时间不读书,气质形象似乎没什么变化,可长期下来就判若两人,到那时候已是悔之晚矣。
不管是学习什么,都需要自己去慢慢探索,就连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欣赏一件艺术品也是如此,有很多人喜欢看别人写的读书心得,觉得自己“受益匪浅”,一是避免了自己去啃大部头,二是避免了自己“思考”,简直一箭双雕,可一个人不是机器,不是设置几个参数就算是一辈子,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要有精神的需求,当有一天你实在穷极无聊自己去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没什么想法,更不要说写出一点文字。
有很多人赞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心理的描写,堪称典范,别人的读后感能写出一二三四,条分缕析,逻辑缜密,语言流畅。如果自己满足于此,不去读书,那么永远不知道那种心理描写到底什么样子的,或者自己以后去提炼别的书籍典章时,甚至连“一”都写不出来,更不必说二三四。
有人说,时间不足,别人提炼的已经有益于自己了,比如很厚的一本书,或者有些书有益的很少。其实这种错误认识如果仅仅是解决一次的问题,也还不至于太损害自己,如果总是如此,就积重难返。
我们读书的过程,不光是提炼精华,同时也培养判断一本书籍的好坏的能力,这对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快速寻找于己有益的是非常好的技能。人应该学会接受自己对于一些东西的无知,而另外也要学着自己解决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或者自己的喜好中的问题,甄别书籍本身就是一项受益终身的本领,提炼精华更是如此,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只有傻子才愿意。
因为长期满足于别人的干货,自己已经不知道如何欣赏了,那到处搜索的干货又能帮你什么呢?恐怕是三五天记忆状态下与人吹吹牛皮的资本,至于以后,既然都放弃探索了,自然也更放弃探索人生未来了,等着别人提炼自己生命的“干货”,可以预见的是,除了水,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