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0

这个习惯影响孩子一辈子格局和眼界! 爱梓教育一再提醒

小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往往会伴随人一生。

我一个朋友曾发出过这样的感触:“人长大以后往往会更难静心重头看一本新书,反而感谢小时候那一段时光。如果那个时候没看,我一辈子都不会再看。”

国家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孩子要多阅读名著,甚至还给中小学生列出了一系列推荐书单。

教育部推荐:100部小学新课标必读文学名著!(超全)

100部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丨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远望!

那么,孩子看名著到底有什么用呢?下面6个理由,相信很多家长看之后都不淡定了。

2018-07-30_第1张图片

理由一、以后孩子的试卷中新增大量“名著阅读”的试题,不读名著,就等着丢分吧!

从去年开始,语文教材就大换血,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并且是必考内容。

全国各地小升初、中考乃至高考试卷中,国学部分、名著阅读的考题比例越来越高。

在今年的北京的高考试卷中,除了50分的大作文,还有三选一的“微写作”。这三道试题,覆盖了7个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红岩》、《边城》、《老人与海》、《红楼梦》等。没阅读过这些名著的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等着丢分。

2018-07-30_第2张图片

理由二、作文写的好的、说话出口成章的孩子,十有八九都阅读过大量名著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孩子多阅读名著,头脑里自然会记住大量的词语、精彩句段或者美文,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新的观点,那么,读起文章来,也就会有了自己的理解;写起文章来,自然也有了内容可写。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写作规律:阅读是为写作筑坝蓄水,只有大量储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

2018-07-30_第3张图片

理由三、阅读名著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虽然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但记忆力强,虽然这个时候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给他们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信息,点“死记硬背”的意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脑子里储存的信息会慢慢转化为理解记忆。

就像牛儿吃草一样,先抢着囫囵吃进去,到吃饱了以后,再卧下去慢慢反刍、咀嚼、消化、吸收。

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涌《孟子》、《史记》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随着诵读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诵读打下的。

2018-07-30_第4张图片

理由四、读名著,能培养出孩子的文学气质,这种气质千金换不来的!

我们熟知的央视一姐董卿,真正征服我的,是她在主持《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时散发出来的气质美如兰的魅力,她的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令人倾倒!

而董卿这种魅力与她喜爱读书有关。

董卿曾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记得一位作家曾评价心目中最完美女人的形象:身有风情,眼有风景,腹有诗书,娴静优雅,洁净内敛,这样的女子魅力无人能敌。

2018-07-30_第5张图片

理由五、阅读名著能让孩子悟出人生哲理,让思想和境界更高、更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研究表明:“对于培养性格,只靠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有效达到塑造性格的目的。”而那些名著里就藏着我们想要教给孩子的人生哲理。

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先哲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孩子通过一种安静的慢慢渗透的方式,深深的刻在心里。很多简单但是必要的世界观,就这样通过书籍,让孩子身临其境的感知到。

2018-07-30_第6张图片

理由六、爱读世界名著的孩子,会有超出年龄的眼界和心胸。

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当年在高密一中当语文老师时曾让自己让刚刚上初一年的儿子和上初中三的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

分数出来后,让老师尴尬的是:这两个念初中孩子的分数分竟然跟高三孩子的平均分不相上下!

2018-07-30_第7张图片

两个没上过高中、没有接受过老师讲解训练的初中生,为什么语文成绩跟高三孩子持平呢?

这源于两个孩子平日大量的名篇阅读。

李校长说,刚上初一的儿子当时就读过《纸牌的秘密》、《涅克维奇精选集》、《死水》、《伊豆的歌女》、《唐宋名家词选》、《雍正王朝》、《契诃夫精选集》、《戴高乐传》等等。

正是平时给了孩子们的大量积累和铺垫,他们的认训水平和高度才会超出这个特定年龄段。

因为读,世界名著,就好比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看世界。

海南爱梓教育会跟着你一起从小开始会一直伴随你成长!

2018-07-30_第8张图片

请关注海南爱梓公众号-会定时给大家送上干货,帮助解决大家遇到的诸多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