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见人心——电影《the square》观后感

去年暑假自驾祖国边境游的伙伴,前不久又去了欧洲的几个国家,看他发的朋友圈,得知法国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之一,双休日、带薪长假、法定节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合计起来,法国人每年差不多有150天的时间不用工作。这样看来,法国人的工作基本是做一休一的。也许正是得益于这样大量闲暇,法国才在文艺领域出现了那么多蜚声世界的人,有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福楼拜、大仲马、小仲马、普鲁斯特、罗曼罗兰、谬塞等;也有在艺术领域开创先河的莫奈、塞尚、高更。


方寸见人心——电影《the square》观后感_第1张图片

法国人之所以喜欢读书和进行文艺创作,想必很大程度得益于他们大量的闲暇,有时间静下来阅读和思考。而当一个社会始终在追求经济发展,而过于忽视个体的存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个体被异化成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固定的零件。个人对社会亦步亦趋,文化发展迟缓,更遑论产生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人物。反观当下社会,关于人生,关于自由,关于理想,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能从书中读读,在电影中看看,然后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独自想想,讲出来或许会让人觉得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电影《the square》则是产自诺贝尔奖的老家——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作品。《the square》在不同的汉文化区有几种不同的翻译版本,比如《抓狂美术馆》(台) 、《方寸见人心》(港) 、《自由广场》 、《方块》等。影片中的男主角Christian是一位离异的父亲,独自抚养着两个可爱又调皮的女儿。Christian生活在瑞典的上层社会,在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担任策展人,可算年轻有为,或许这种阶层的人本身在言谈举止之间就会显露出一种自负或者优越感。Christian正在策划一场名为“The Square”的装置展览,本意是在激发参观者内心的利他主义,并激活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电影的镜头也是围绕着“square”铺展开来的,里面的人物的都无一例外的生活在一个中规中矩的“方形”的框架中。从现代博物馆的展区规划,到规整的几何图形构成的现代建筑物的造型,到孩子们的文艺演出的舞台,再到在电影中频现的镜头——方形旋转楼梯。不难想象,这种现状确实是对今人(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生活现状的写照,我们的住室以及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地方,甚至我们每天工作使用的电脑,通讯使用的手机,莫不都是方形的。导演是借助“方形”来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困境。

说到这里倒不由使人想起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所谓“围城”,诚如书中人物所说,是借用了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种“围城”式的比喻,即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生活。

现代人的生活,谁又不是蜗居在围城里面呢。只不过有人生活在五六十平米的格子屋,有人生活在两三百平米的“别墅”,我们似乎只有在“方形的围城”里面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乡村只能是个被抛弃的地方,尤其对于许多在外面读了几年书的人,出发的那一刻似乎就已经意味着永别。许多时候,个人对乡土的依恋和对城市的依赖所产生的矛盾情感,会互相撕扯,每年春年过后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他们离家的脚步又有多少无奈。

又想起了林语堂对生活的一段描述,“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方寸见人心——电影《the square》观后感_第2张图片

电影所蕴含的讽刺性的地方在于现代艺术博物馆本来是最能体现“个性表达”与“人文关怀”的地方,却也被社会异化成了“square”,博物馆或者展览也只不过是他们维持自身“高雅”生活和工作、博取赞助的工具,而作为策展人的男主角则在看似谦恭、人本以及温文尔雅的背后,又不自觉的流露着高傲、盲从、虚伪、自私以及歇斯底里,Christian一直想借助主题为“the square”的艺术展览去唤醒参观者的“信任、责任以及人性关怀”,但他没有意识自身的言行却明显的背离着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比如对博物馆外求助者的漠视,在手机和钱包被偷以后对下属拙略策略对盲从,对小男孩请求对毫不关心,对女儿的歇斯底里。当然,人无完人,人性也是无法完全改变的,每个人都会有言行不一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我们不停学习、不断旅行、不断丰富阅历只是为了帮助更好的了解自己,尽量实现心中那个想要成为的自己,虽然这最终并不能实现,因为我们无法成为那个从没有见过的人,但我们依然要继续努力。较之于其他译名,我更喜欢“方寸见人心”这种微言大义式的翻译,透过Christian,我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一直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作品中每一次对Christian的反讽,我似乎也能感觉到自己心中某个地方在隐隐作痛。

电影有两个镜头,展现的是一个躺在摇篮里的婴儿,见证了博物馆的策展过程。婴儿是否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已经进入“square”(社会),接受“square”(规则),最后都变成了“square”(方格)。


方寸见人心——电影《the square》观后感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寸见人心——电影《the square》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