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不只用来玩,“拿来主义”遭唾弃

导读:
“说开源是用来玩的,这话没错——很多开源爱好者都是兴趣驱动,大多开源爱好者都不会使用开源项目去赚钱,完全凭的是一种兴趣。但是开源项目绝对不仅仅是用来玩的。”付毅说。
毫无疑问,开源已经对当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分析机构称,开源将是未来软件的发展趋势,如果说在互联网发展初期,Windows等封闭开发产品尚能维持垄断的话,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挑战。所以 “开源为玩,商业软件为用”的想法已经落后。
更何况,商业软件本身也有很多弊端,“为用”之类的话也不见得多么可信。商业软件由于用户投入了成本,因此企业需要对最终用户提供售后服务,而且由于商业软件的开发团队比较庞大,开发出来的产品质量比较高,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各企业的售后服务质量是不同的,并且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不一定可以达到用户的需求。“这点我在工作后使用的一家著名国外企业的产品时深有体会,当最终用户遇到问题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又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付毅说。
风靡学生群
一种技术或趋势是否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否有光明的未来,从它在新一代技术开发者中的风靡程度便可见个八九不离十。开源就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中受到了“热烈地”欢迎。
付毅举了一个例子:在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对开源类操作系统感兴趣的同学,于是他们一起创建了NetBSD&OpenBSD中文用户组,提供给国内BSD爱好者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虽然网站用户量不多,但是可以看出访问网站的成员对BSD操作系统有着一种非常浓厚的感情。后来他们联系了学校的计算机协会(PCA),并且举办了一些开源项目的讲座,主要讲解一些NetBSD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同学们的反响也十分强烈,兴趣十分高涨。
除了操作系统,还有很多类开源项目在学校中十分流行,很多导师的课题就是用一些开源项目为基础展开的,例如JBoss,JBPM等开源项目。不过与国外的学校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开源项目在学校中的流行程度还远远不及国外学校。“我的一个朋友现在在德国留学,当他看到我在使用NetBSD作为桌面系统的时候,他十分感叹地说,这个系统在德国十分的火热,已经有很多同学都在使用。”付毅说。
个人情缘
谈到他个人与开源长久的“交情”和得到的收获,付毅娓娓道来。我最早接触计算机是在88年,当时是一台pc8801,当时曾经尝试照着书籍写过一些basic的程序,当程序结果运行出来的时候感觉十分奇妙,对程序设计感兴趣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后来由于国内大环境的一些影响,一直都在使用国外某著名公司的操作系统,后来进入大学后正式接触到了程序设计,当时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c和c++,而系统平台则并不是开源的,开发工具也不是开源的,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开发框架比较容易上手,可以很快地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
后来到了大三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使我爱上了开源。他非常热爱FreeBSD操作系统,也是中国最早使用linux一批人中的一员。于是,我便逐渐的尝试去了解开源的操作系统,以及开源的项目,感觉这类项目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你可以把整个项目的运转过程,原理分析的十分清晰(当然,这需要您具备一定的能力)。
付毅最早接触的开源开发工具是关于Java的,当时使用的SDK是J2ME,为了支持MIDP-1.0,MIDP-2.0的手机开发游戏和应用选择了Eclipse,版本控制是CVS,整个一套东西都是开源的项目,“开发过程非常的愉快,因为你不用去考虑由于版权为你带来的困扰。”
而如果是非开源类的项目(产品),如果遇到技术上的瓶颈则会很麻烦:1 寻找一种变通方式,俗称dirty solution;2 等待官方的技术文档;3如果技术瓶颈是由于该类产品本身的bug造成,那么只好静静等待相关的patch发布。“可想而之,如果你手上有一个非常紧急的项目,那么如何能够去静静等待patch的释出?”付毅说,“总之,我在使用非开源类项目的时候心中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手机游戏开发的那次体验让付毅对开源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于是他后来索性将电脑的操作系统也换成开源类的产品,尝试过RedHat,Fedora,FreeBSD。“最后找到了我的最爱NetBSD,原因是它非常小巧,并且十分适合学校的学生去学习研究,而又可以找到很多4.4BSD系统的影子。”在这个系统上,你可以DIY很多你希望去做的事情,从Shell命令到XWindow环境,当时仅仅修改一些XWindow的界面就让我对开源类操作系统爱不释手了,也是由于NetBSD使我喜欢上了服务器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例如kernel-build, ipf, raidframe 等等很多技术,都是NetBSD引领我去认知的,现在的(NetBSD&OpenBSD中文用户组)www.bsdchina.org就是NetBSD3.1的系统构建。
“拿来主义”遭唾弃
虽然近年来开源技术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开源意识也渐入人心,但不可讳避的是中国的不少开源人士是拿来主义者——坐享开源却不为开源做贡献。这一特征也一直被国内外的开源专家所诟病,并被看作我国开源发展的严重桎桍。
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开源发展的一种激励,毕竟使用者越多,对开源项目的发展便越有利,开源项目的进一步和完善也更有动力。而且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人士加入到开源项目的开发中,“我已经在Google的Summer Of Code中看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名字,而Summer Of Code的许多项目则是来源于Source Forge上的开源项目。我那位热爱FreeBSD系统、将我带入开源的同学实际也是FreeBSD操作系统官方的committer之一。”
“沉舟测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集万和之力,中国的开源必定会,很好,很强大
本文转自
http://news.csdn.net/n/20071221/112012.html width="468" scrolling="no" height="60" frameborder="0" align="left"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xviewee.googlepages.com/adsmy.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Unix/B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