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太空蔬菜

第十一课 太空蔬菜


从本学期起,我们除了阅读大量的现当代经典作品外,还要加大对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训练定位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请注意,定位和提炼信息能力是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并不仅仅限于语文学习。所以,学习科技文时应该更加认真。

名篇精读

太空蔬菜

最近许多家媒体和网站上有两条类似的新闻格外地引人注目,其一是有20吨太空蔬菜开始在北京上市了,这些太空蔬菜个头都是属于“巨无霸”型的,8月份产量可达400吨。其二是不久前在大兴召开的西瓜节,打起了“太空西瓜”的牌子。一时间“太空育种”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有许多为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

航天育种技术是一种培育优良种子的新技术,是通过飞船或返回式卫星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环境当中,利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多辐射的特殊条件,对种子诱发变异,返回地面选育新品质、新材料,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印象里,经过太空搭载的种子就是太空种子,种植后结出的植物都是太空作物。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航天育种专家刘录祥,他认为不是所有种子经过太空搭载,返回地面进行种植就是太空作物。太空育种首先是一种研究活动,种子经过空间搭载以后,返回到地面后,必须由专业的育种人员经历三到五年的选育过程,进行筛选淘汰稳定化试验,从中筛出一些育种专家们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品系,进一步稳定化以后,再经过两到三年的品种多点试验后,报经国家或省部级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同,认定这是一个新品种并指出适种区域进行推广应用。

人们所看到的太空作物的“大、重、高”等变化,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使搭载的种子发生突变后产生的一种性状。而种子在太空中发生的突变是随机的,有可能使果实变小、变高、变矮、早熟,不经过筛选就直接种植,所获得的遗传性是不稳定的。综合起来看,有媒体说不久前在海淀展览馆展出的太空蔬菜,是2003年11月搭载我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返回地球后种植出来的太空蔬菜,按照这种科学正规的育种周期来计算,是不可能实现的。

太空蔬菜是种子在太空特殊环境下发生突变的结果。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就会担心食用它安全吗?专业人士曾作过一个严格的试验:在1996年时把经过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种子,采用专业的伽玛谱仪的测定,发现它的放射性元素并没有增加。虽然种子在太空特殊环境中会发生基因突变,但这种基因突变是自身基因的突变,并没有像转基因食品那样增加了其他种类的基因,所以说它不会给人类构成其他的危害。

我国从1987年的探索性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50多类、1200多个生物品种进行了空间的搭载实验。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到2003年底,已经有11个品种通过了省级以上的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家农业部在“十五”计划当中已经把太空育种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太空青椒、番茄、黄瓜、茄子和太空水稻、小麦的引种、试种。专家预测,两到三年内,太空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一些青椒、蕃茄、茄子等蔬菜作物,会逐渐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盘中美味。(《大众日报》)

【阅读题】
1.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简要概括太空种子培育到确认的过程。

2.从文中看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有哪两个?

3.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国家农业部在“十五”计划当中已经把太空育种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是因为它能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B.专业人员认为食用太空蔬菜安全的原因之一是种子在太空的基因突变是自身基因的突变,没有增加其他种类的基因。
C.太空蔬菜是种子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多辐射的环境下发生突变的结果。
D.我国太空育种试验历时长久而且取得了较大成就,现在一些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已经成为盘中美味。

4.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航天育种技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育种模式,也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B.文中两处加粗字体的“稳定化”所涉及的试验对象是一致的。
C.因为种子在太空中发生的突变是随机的,所以不是所有的太空作物都会出现“大、重、高”的变化。
D.作者认为按照科学正规的育种周期来计算搭载我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返回地球后种植出来的太空蔬菜需要5-8年。

小试身手

海啸

⑴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有在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约80%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⑵在开阔海面海啸波高度很低,海啸波在大洋中移动时,波长可达数十或数百公里,波高仅为1米左右,周期2~200分钟。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动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二三百公里到一千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到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因此,准备靠岸或者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要及时向外海开就可以化险为夷。

⑶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海啸携带海底沉积物,如船只、树木等重物一直冲入海岸线以上几百米的地方。海啸登陆时的速度约达每小时160公里。

⑷海啸产生的巨浪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其间可能间隔几分钟或几小时。地面震动并伴随突然退潮往往是海啸发生的先兆。另外,海啸并不总是以巨浪的形式登陆。它们更有可能是快速涨潮,伴随着水下旋涡。它可以把人卷入水下,并卷起重物,有时可以吞没整个海滩。海啸威力如此之大,所以提前预报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赢得提前撤离的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例如发生在智利的海啸,需要经过13个小时才能传到夏威夷,约20个小时后才能到达日本沿岸。如果利用海啸监测网获取的地震波记录,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出海啸警报,可以为该地区赢得时间。

⑸1964年,国际上就成立了全球海啸警报系统协调小组,太平洋由于海啸多发,所以海啸预警系统很发达。印度洋由于历史上很少发生海啸,没有国家参加海啸预警系统,根本没有海啸预警网络,所以此次海啸造成的重大伤亡和没有及时预报关系很大。此次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大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就从檀香山分部向参与联合预警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如果印度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印度洋沿岸的宝贵的90分钟。

【阅读练习】
1.整合第⑴段的相关信息,说说“破坏性地震海啸”是如何产生的。

2.下列对海啸造成灾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严重灾害的地震海啸大部分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
B.正在航行的船只很难觉察海啸的波动,所以不会有危险。
C.海啸如果进入大陆架,骤增的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D.海啸能将海底沉积物冲入海岸线以上数百米,威力巨大。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在开阔海面海啸波高度很低,所以发生海啸时,船只驶向外海比靠岸安全得多。
B.由于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动的水深成正比,所以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
C.由于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
D.由于遭受了海啸袭击的重创,所以印度洋地区很有可能会建立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

4.面对自然,我们曾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其实,人类只能“顺天”,即顺应自然规律,维护自身安全。参考《海啸》这篇文章,分条简要概括人类应该如何以“顺天”的思想来应对自然灾害。

披沙拣金

字词
  • 蔬菜
  • 辐射
  • 搭载
  • 突变
  • 青椒
  • 化险为夷
  • 海啸
  • 间隔
  • 预警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一课 太空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