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

前言

了报文传输更小、更快,在HTTP/2中Header头是经过压缩的,使用的压缩算法为HPACK。本文先通过Wireshark抓包截图直观感受下头部压缩效果,进而分析下这种压缩算法是如何工作的。 

 

一、压缩效果对比

 

1、压缩前效果

 

以Header中的user-agent为例,在压缩前的大小为63个字节。

 

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_第1张图片

2、压缩后效果

 

Header中的user-agent在压缩后,大小为1个字节。

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_第2张图片

小结:Header中user-agent从压缩前的63个字节到压缩后的1个字节,HTTP/2是如何做到的呢?

 

二、HPACK算法

 

HTTP/2头部通过HPACK算法进行压缩,这种算法通过服务端和客户端个字维护索引表来实现。索引表又分为静态表和动态表。
 

1、伪头字段

 

 

Header传输以二进制桢的方式进行,为了与HTTP1中Header区分,这些以冒号开头的字段被称为“伪头字段”。

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_第3张图片

 

2、静态表

 

 

静态表中定义了61个Header字段与Index,可以通过传输Index进而获取Header的字段与值,极大减少了报文大小。静态表中的字段和值固定,而且是只读的。

静态表部分值

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_第4张图片

 

详见:https://tools.ietf.org/html/rfc7541#appendix-A

3、动态表

 

动态表接在静态表之后,结构与静态表相同,可随时更新。下图中索引号62、63即为动态表字段。

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_第5张图片

 

三、总结

 

回到本文前的压缩效果对比,客户端通过传输索引号,服务端根据索引号在动态表中获取Header的key与value。user-agent索引号占1个字节。另外,索引表中不存在的使用huffman编码,再更新到动态表中。


「瓜农老梁  学习同行」    

        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HTTP/2协议之头部压缩【原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