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没在朋友圈晒杨绛

前两天一代鸿儒杨绛先生去世,很多人在朋友圈悼念,就像前不久《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去世一般,那么多人在朋友圈点蜡烛,在发悼文微博,当时我也不免跟风虚荣了一把,急不可待地拍照自己书架里沾满灰的《白鹿原》,放进朋友圈,以资证明自己是陈大师的忠实读者,炫耀自己的文学修养——天知道我每次读到前面几页就合上了书,因为看过了电影,知晓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悲欢离合,明白了人物的性格和彼此的牵扯羁绊,懵懵懂懂理解了作者和导演对于整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便把原著仍在一边,像一头伺机而动的却又愚蠢的狗,一旦发现可以标榜自己的机会,便快准狠地扑上去,向周围零零星星的看客显摆自己!而这周围的看客就像是狗的主人一样,早已洞悉狗的小心思,内心充满了嘲讽的声音!

可是,自欺欺人的人往往最不自知的是:当他以为自己能够获得掌声和赞许的时候,那用来傍身的筹码早已被看穿不过是叮当作响的几粒铜板,还要四处作揖露出讨好般的贱笑:看,我有资本,带我一起玩吧!

所以说,朋友圈是个好地方,好在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炫耀自己的满足感,从晒靓照,晒生活,晒孩子,晒学识,晒资源,晒人脉,到发广告做微商……无一不能找到自己的G点,达到精神上的高潮!有人配合,点几个赞,有人不屑,手指一滑,便过去,配合的人自愿或非自愿的与你在精神上媾合,被忽略没人理会的朋友圈只好默默被删掉,当作没有发过一样!但不管是点赞过百还是无人问津,都不过是一场空虚的自慰,完事后只剩无尽的落寞,那些很久以前发过的朋友圈便是自慰后遗留的体液——不翻朋友圈,你他妈还记得自己去年发过什么矫情的鸡汤?

就像是一个舞台,大家争相表演,唯恐落后,用P过的照片,斟酌了好久的一句鸡汤,反复编辑过的段子来粉饰自己,个个都想成为舞台的焦点,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挣得一丝华而不实毫无意义的存在感!

可是,生活总是空虚的,有那么多人并没有热闹的人际圈子,没有充实而忙碌的生活,没有清晰条理的目标,没有坚韧自律的认知,只好别无选择把所有的精力都寄托在了朋友圈,营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幻象,欺骗别人很难,但欺骗自己,却是一件再也容易不过的事,不需成本的事,谁都乐在其中!

周冲在《我们为什么厌倦朋友圈》一文中这样写到:

一座座的孤岛,在朋友圈的联结下,成为一片片的陆地。

这种幻觉让我们安全,也让我们沉溺。谁能拒绝暖烘烘的群体感呢?人是群居动物,本能的热爱人多势众的权力放大感,恐惧被排斥孤立。一个人,没有同类,放在聂隐娘身上,是美与诗,放在自己身上,是窘境与败局。

所以,当有人开始洞悉这种游戏规则,尝到在朋友圈被人簇拥的快感,慢慢地也开始轻车熟路在朋友圈夸夸其谈,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我看来不过是由许多个汉字组成的一些不明所以的句子,却能让好多看客如坠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却连连叫好点赞不断,当看客散去,剩下的,却只有满地的瓜果皮,我觉得这种感觉与其说是被围歼,不如说是被围奸!

我有一个非常非常珍视的朋友,但是他的朋友圈对我是屏蔽的,我从来没有质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也从未主动提及这件事,彼此心照不宣,你懂我知,在朋友圈以外的地方沟通感情的时候,非常的坦然,也更加真诚相待!他知道我是一个内心细腻敏感的人,所以,不开放朋友圈,对我而言,是一种保护和尊重!我也非常理解对方的做法,因为自知情绪的不可控与思想的不成熟,所以没有任何怨言与不爽!

正是因为这种互相尊重和包容,才让我们的友谊不被朋友圈所摧毁:没有猜忌,没有攀比,没有依附,没有窥探,没有监视……这让我们彼此都感到轻松自在,友谊也更加和谐持久!

当大家都开始意识到朋友圈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衣时,并没有什么大人站出来指出真相,虚假的环境待久了,竟然也变得习惯而自觉理所当然,仿佛当被质问的时候,没有谁愿意去打破这种既定的和谐:呐,都是这样做的,跟着做就对了,存在就是道理!

而我,今天闲得蛋疼,就想着要么假装一下那个人群中的小孩儿吧!从书柜中抽出杨绛的《我们仨》,弹弹灰,装模作样的读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没在朋友圈晒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