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通州住

开端

2007年,我和Mr. Wang大学毕业,我考上了北师大研究生,他则直接来京工作。

这是我们在北京生活的开端。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挺倔的,我坚持毕业以后一定要在北京,不打算回老家。和Mr. Wang感情稳定,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所以开始考虑在北京买房子。

2009年,我读研二,我们开始看房。那时候真的很穷,我只有每个月的研究生补助260元,在外企实习,工资按天结算,一个月800-1600元不等。(为什么现在3000元一个月,管两顿饭,还招不来实习生???)父母会给些生活费。Mr. Wang的事业还没迎来转型,在苏宁店面做管培生之类的,一个月不到3000元。

那年北京的房价还没疯,印象里是刚刚经历了一轮降价,随后开始慢慢回暖。原谅我这个文科女对经济学之类的毫无概念。

婆家赞助了十几万,这是我们唯一能拿得出来的首付款。当时楼盘大多是20%的首付,贷款利率还有7折优惠。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优惠力度。

那时候没有什么概念,只想住的稍微大一点儿,新房,就这俩要求。远一点儿也无所谓,交通便利就行。看了2、3套,选定了通州,小区离地铁很近,8500元一平,虽然当时还是个地基,但已经很满意了,而且实际上,也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这个价钱,现在连香河的房子都买不到了。

靠自己

我们有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靠着啃老啃来的首付款。按照当时的计息标准,每月要还贷2800元。这笔贷款到今天没什么压力,但在当年我没工作之前,还是笔不小的支出。

我和Mr. Wang每个月攒出1300元,婆婆给1500元,用来还月供。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直到我正式工作,Mr. Wang也换了新公司,在房子的事儿上,才实现了自立。

比起后来遇到的好多家境殷实动辄好几套房子的朋友,这种先天不足没办法弥补。但是比起好多北漂,我们又无疑是非常幸运的。我们这一代人没怎么吃过苦,那段省吃俭用的岁月,非常快乐,现在想起来异常珍惜。

后来的几年也就是这样,在房子方面,考虑最多的就是以后肉圆儿君上学的问题。我的户口在东城区,一直想着等肉圆儿君上学时把通州住的这套租出去,然后在学校附近租一套,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选择,北京太大,没办法。

真正的几十万一平的学区房,不在考虑范畴,没那个实力。但你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学区房?简单啊,谁不想在能力范围内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虽然最近有那么一个段子,说“清华北大毕业的人都买不起房,所以买学区房有什么用?”但是教育孩子,国人从来都舍得花钱,学区房是比婚房还刚需的刚需。

几年奋斗下来,我们也小有积蓄,真的很小。但是很自豪。因为老人要从老家过来带孩子,所以我俩动了再买一套房的念头,起初就是为了能让老人有个独立的空间。

2015年,在我们同一栋楼的二层看了一间朝阴的一居室,当时价格2万8一平。本想咬咬牙买了,结果Mr. Wang犯了气胸,住了两周院。刚进医院那两天中介还打电话问我们要不要买,等到出院的时候,那房子已经被卖掉了。

所以呀,命运有时候很神奇,如果不是错过了这一套阴面一居室,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第二套房

通州成了城市副中心,开始大开发,其中包括一个类似CBD的商业区。小型商住房3万多一平米,我俩去看了看,算了算,借点儿也能付个首付。

这几天看了Spenser的一篇文章,说大城市的房子从来就不只是为了住的。没错,打算买小商住的时候,也绝对有投资的心理。因为那地段要是真发展起来,价格就不仅是翻番的事儿了。国贸CBD据说小公寓已经15万一平了。

结果第一次开盘,我们没抢到。没经历过那种疯狂,是永远想象不到那场景的。没抢到房的我们,当天下午去周边几个新开的楼盘转悠,才发现小户型早就一抢而空,130多平的大户型也所剩无几。

等到了第二次开盘,很幸运,轮到了我们。排队交款的时候LED屏在不断播放宣传片,讲世界上几个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都建在河边,未来潜力如何如何无限。大家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憧憬、被忽悠的血脉喷张,谁还在乎通州在历史上是多么重要的漕运关口。

我俩也算是白手起家,宽裕不到哪里去,后来只买了一间平米数略小的。

2015年底,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二套房子。每平米3万5的价格拿到的。

后发无力

看着飞涨的房价,Mr. Wang有一天叹了口气,说在35岁前实现三房的愿望怕是要破灭。

我说这也不能怪你呀,房价太疯狂。

我们当年买的房子总价值72万,现在恐怕只能在我们小区买10平米。

啥?卖了?

卖了住哪儿?

我们小区离新的政府不远,离新的CBD不远,离环球国际影城也不远,但也都不特别近。

过几年周边建设起来,我总隐隐觉得,这片儿的环境不一定宜居了。

昨天晚上我俩又动了想要换电视柜的念头。最后想想,不知道这房子还能住几年,至少肉圆儿君上小学需要搬一次家。

算了,作罢。

感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北京通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