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了,要不要抱?

宝宝哭了,抱或者不抱是个难题。有父母认为一哭就抱会不会把宝宝惯坏了?会不会一抱就放不下了?不抱又会不会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还有人说孩子哭一哭,不要紧的,锻炼肺活量了。真的是这样吗?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发展心理学的依恋理论中找到解释。

1、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会帮助孩子在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仍能保持安全感

发展心理学中对“依恋”是这样描述的:

依恋(Attachment)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带来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

简而言之,“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及时给其带来安全感,减少焦虑的情绪。

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Bowlby受Ethological Studies (行为学研究)的影响很大,他认为依恋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平衡婴儿对安全的需要和对探索经验的需要。

根据Bowlby的观点,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

Bowlby认为从0-2岁期间,依恋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最终达到“母亲与婴儿之间动态的平衡”。

1)前依恋阶段,0~6周。婴儿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这个时期,如果把他们和母亲分开并不会造成任何不安。

2)依恋形成期,6周~8个月。婴儿开始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做出不同的反应,开始有分离焦虑的苗头了。

3)依恋明确期,6~8个月到18个月~24个月。当母亲离开时,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这种依恋关系是互相的,婴儿感觉离母亲(或者其他养育人)的距离太远,或者母亲(养育人)发现孩子离开自己视线,都会感到不安。他们把母亲或者熟悉的养育人作为安全基地,对环境进行探索。

4)双向关系期,18个月~24个月及以后。这期间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在上个期间,母亲起到平衡这种关系的主要作用。而这个阶段,表征和语言能力的迅速发展使婴儿开始理解父母的离开和返回,并能预测她的返回。双方能通过沟通协商,相互调整和平衡,这种关系会持续好几年。

父母不要觉得分离焦虑只有孩子才有,其实父母自己也有。回想小宝六个月的时候有过半个月晚上跟着奶奶睡,我也是各种担心、焦虑,小宝哭了能不能哄住,晚上睡得好不好。

因此,可以看出这种依恋关系是互相的,并且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2、母亲提供的身体接触和安抚对婴儿形成对母亲的依恋至关重要

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实验——Harlow的恒河猴实验(实验很残酷,幼猴也很可怜的,因为从伦理角度,我们不能拿人来做这样的实验),Harlow及其同事通过幼猴进行了一系列的剥夺依恋的实验。

其中一个实验(Harlow&Zimmerman,1959),Harlow及其同事们把刚出生的幼猴与母猴分离,关在单独的笼子里。向幼猴提供绒布做的母猴和铁丝做的母猴,做为“代理母亲”。

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按照Harlow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刚开始,幼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幼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幼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幼猴更多的安全感。

Harlow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

于是,Harlow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幼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另一项实验(Harlow&Harlow, 1969),实验者在笼子里放了个敲鼓的机械玩具熊,吓坏的小猴飞扑向绒布妈妈而非铁丝妈妈,而这只小猴是从铁丝妈妈那里获得乳汁的。当小猴在绒布妈妈那里平静下来,才大胆地打量熊,有的甚至离开妈妈靠近熊(都是好奇宝宝!)。显然,绒布妈妈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婴儿与母亲的情绪纽带是所有后来关系的基础。

我们看到,对依恋结果的研究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一致。尽管喂食是一种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情境,但依恋并不依赖于饥饿满足,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父母。

3、怎么样的母婴互动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的实验,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针对12个月左右的孩子)。

其要点是观察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1.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2.当母亲离开的时候;3.当母亲重新回来的时候。

陌生情境法的实施步骤:

1)实验者把妈妈和婴儿带到游戏室,然后离开。

2)妈妈坐下,婴儿玩玩具。

3)陌生人进来,坐下,与妈妈谈话。

4)妈妈离开房间。陌生人对婴儿做出反应,如果婴儿哭泣,就进行安慰。

5)妈妈返回,问候婴儿,必要时进行安抚。陌生人离开房间。

6)妈妈再次离开房间。

7)陌生人走进房间,安慰婴儿。

8)妈妈回来,问候婴儿,必要时进行安抚,用玩具让婴儿高兴。

观察婴儿在这些步骤中的反应,设计者Mary Ainsworth及其同事认为,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对母亲的反应是一个关键要素。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把他们的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探索陌生的环境,在父母离开时他们有分离焦虑,看到父母比看到陌生人更容易被安抚。

设计者Mary Ainsworth将这些行为反应分为四大类:

安全型依恋

婴儿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陌生人无法安慰他们;在看到母亲返回时会扑向妈妈的怀里,但是,他们能够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玩具。 

当孩子知道存在一个在需要时会返回的“安全基地”(就是妈妈)时,他们能够最积极地进行探索行为。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回避型依恋

妈妈在时婴儿似乎漠不关心,当她离开时,婴儿也不伤心,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妈妈的反应相同。论是什么人在场,孩子都很少有探索行为。

重聚时,他们回避妈妈,或者缓慢的走近妈妈,当被抱起时,他们常常并不愿意靠近,他们眼睛/身体会转开,不冲着妈妈,不主动去寻求安慰。 

这种依恋类型源于孩子的需要不被看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孩子相信他们对母亲传达需要并不能影响到母亲。

拒绝型依恋

拒绝型依恋的孩子对陌生人及其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也是这样,他们紧紧靠近母亲,也不怎么去探索各种玩具,母亲的离开让他们极端沮丧。

母亲返回时他们会表现出矛盾心态:一方面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另一个方面,在母亲开始关注/亲近时进行抵抗,他们会表现出生气、拒绝行为,有时打、推妈妈,被抱起后,许多孩子继续哭,不容易被安抚。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类型可能是孩子的需求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父母才给与关注;有时更多的是以父母的要求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混乱型依恋

研究者发现,有200多个案例,孩子的行为无法归入到前面3个类型里面,Main & Solomon(1990)建议,这一类是Disorganized(混乱型)。

这个类型的孩子缺乏应对陌生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和母亲互动的体验可能是无规律的,所以无法形成连贯/一致的互动模式。

这种依恋模式反应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

重聚时,这些婴儿表现出许多困惑的、相互矛盾的行为。例如,在被抱起或接近妈妈时表现出费解的、抑郁的情绪;一些婴儿与妈妈交流时表情茫然;一些婴儿在受到安慰后意外的哭起来,或表现出奇怪的冷冰冰的态度。

根据精神分析和习性学理论,内心的爱和安全感源自健康的依恋关系,它有助于心理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与这种观点一致的大量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具有不安全依恋的孩子相比,婴儿期形成了安全依恋的孩子,在幼儿期往往被教师评定为,具有更高的自尊,社会交往能力和共情能力更强。

从发展心理学的依恋理论来看,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和关怀。那么,宝宝哭了,要不要抱,父母应该怎么做,就比较清楚了。

对宝宝的需求作出比较及时和恰当的反馈,婴儿通过妈妈迅速、稳定、重复的行为来学习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建立对妈妈,进而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

婴儿哭,大多是生理需求未得到及时满足。也并不是说宝宝一哭,就马上把他抱起来哄哄哄。

宝宝哭,无非就是饿了,困了,无聊了,屙了,尿了,热了,冷了,碰疼了,肠胀气,生病了……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很快就能平静下来。可以尝试用各种方式做出反应,比如,检查尿布,看看是否需要换尿布;也可以跟他讲话,唱歌,抚摸他的皮肤等等。

最不理想的做法是对宝宝的哭声置之不理,这样会破坏宝宝和父母建立依恋关系,伤害宝宝和父母的最初的信任。

父母要学着对宝宝多点耐心,再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个性,多表达支持和爱,让孩子常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哭闹。

你可能感兴趣的:(宝宝哭了,要不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