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江的艰难抉择
是继续留在驾轻就熟的位置,还是从零开始接受创业的挑战?不少从业多年的人士都曾面对这样的选择题,张宏江也不例外。
工程院成立典礼结束几个星期后的一天,张宏江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这时,张亚勤从外面走了进来。
张宏江抬头一看,张亚勤已经坐在对面看着他。不久前,张亚勤告诉张宏江,他有10%的机会被调到雷蒙德总部去管理一个新的产品部门,就像当年李开复被调到总部负责.NET的用户界面工作一样。现在,张亚勤开玩笑地和张宏江说:“结果这个10%变成了100%。”
听到这个消息,张宏江的第一个反应是伤感,因为共事四年多的张亚勤要离他而去。可是,当张亚勤告诉他,将由他接任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一职时,他的伤感即刻变为震惊。
张宏江回忆道:“我问:‘为什么?’亚勤说:‘看看目前工程院的项目,事实上有一半都是你带领的研究团队做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张宏江是微软在中国的团队里最受尊敬的高层之一,在研究和技术转化两个领域都非常有经验,而后者要归功于他从前在惠普工作的日子。还有谁比他更适合领导这项新事业呢?
里克·雷斯特也支持这个决定。几天之后的一次会议上,他告诉张宏江:“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我们有信心你能把它做好!”
与张亚勤和沈向洋不同的是,张宏江并非什么少年天才,也没有就读于顶尖大学的经历,他取得成就的过程,更像是一名寒门子弟的奋斗史。
张宏江的父亲是原电子部下属的一家工厂的技术工人,母亲也是一名工人。40年前,当张宏江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随父母离开武汉,来到河南叶县黄莹坡——中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居住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黄莹坡是一个只有2000多人口的小镇,也是一个专供知识分子和干部“劳动改造”的“流放地”。
1976年,15岁的张宏江就要从高中毕业了。那时候的社会风尚与今天大不一样,人人都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张宏江的哥哥已经在两年以前到农村去了,现在又轮到他。他的父母却开始忧虑。在那个年代,父母通常没有什么“望子成龙”的念头。张宏江的父母只希望大儿子赶快从农村回来,二儿子别再到“广阔天地”去了——就算没有工作,在家闲逛都是好的。但是,1977年7月,张宏江高中一毕业,他的城市户口便立即被取消,并且转到了农村。按照规定,他除了追随哥哥到农村去,别无他途。
但就在这时,高考制度恢复了。1977年12月,张宏江和哥哥一起参加了高考。
很快,这个焦急等待的家庭迎来了第一份录取通知书——是老大的。左邻右舍都来祝贺,张宏江的父母既兴奋又心焦:一个儿子“解放”了,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啊!
张宏江的学习成绩一向比哥哥好,又有自信。他对父母说:“哥哥能拿到,我也能拿到。”
但是张宏江的父母不太敢相信——他们不是不相信张宏江,而是实在不敢想象能拥有两个儿子同时考上大学的幸运。
一家人在兴奋和焦虑中又过了三天。第四天傍晚,有个人忽然跑进来,满口说着祝贺的话。父亲以为又是祝贺大儿子的,就说:“都过了四天啦,还祝贺……”可就在这时,父亲呆住了,眼睛直直地望着面前的邮递员和他手上的录取通知书——它来自郑州大学电子系,是张宏江的!
母亲一声惊叫,父亲一声不吭,只抓着那张录取通知书,左看右看。等到终于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全是真的,父亲才一个劲儿地说:“喝酒,喝酒。”
进入郑州大学之后,尽管张宏江在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成绩十分出色,但毕业之后,他又一次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他没有去麻省理工学院或者卡耐基梅隆大学这样的美国大学,而是到丹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张宏江曾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学院,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到位于美国加州帕罗奥多(Palo Alto)的惠普实验室做了四年的研究主管。
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张宏江选择的研究方向是遥感图像处理,从此,他与图像处理和检索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最终成为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和查询方面的学科领袖。
1993年6月,张宏江在《多媒体系统》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他在这个领域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后来成为现代多媒体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并为现代视频检索和内容查询的研究建立了基本框架。1994年,张宏江写作的《多媒体系统中视频和图像的处理》一书在美国出版,成为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随后,他开发出了一套视频检索系统并获得了专利许可,柯达、英特尔等知名公司纷纷购买这项专利,并将该技术应用到一系列的产品研究和开发实践中。在美国,甚至有数家公司在张宏江开创的理论框架下创业成功。张宏江成为这一多媒体研究领域名副其实的开山鼻祖。1998年年底,张宏江应邀担任ACM多媒体世界大会技术委员会,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华人。
在美国的日子虽然有些单调,但舒适惬意——生活方面,经济来源稳定;工作方面,从事的又是自己心爱的科研工作。有时候,张宏江甚至认为自己的下半辈子都将在硅谷的实验室里度过。但是,偶然看到的一部国产电视剧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个周末,张宏江和家人去一家亚洲超市采购食品。付完款后,他拿到了一张租借录像带的优惠券。张宏江注意到货架上有一部中国电视剧——《爱你没商量》,就把它租了下来。
“(虽然)剧情和角色都不记得了,但我现在还记得,在看这部剧集时,我被其中人物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对白深深震撼——我突然感到,自己好像太久地远离所生长的那片故土,对她的变化是如此陌生。”张宏江说。从那以后,回国的想法就不断在他脑海里闪现,驱使他寻找各种回国工作的可能。
半年后,张宏江得知微软将在北京成立一家基础研究机构,领头人正是业内赫赫有名的李开复和张亚勤,而他们正在招募计算机领域的顶尖人才回国加盟。很快,李开复就找到了张宏江。随后,张亚勤又对他进行了说服工作。
那个时候,对张宏江而言,回国的念头已经不可遏制。但基于多年来理性判断的惯性思维,他还是决定在回国之前先回去看看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当时正值1999年初春。一天,张宏江来到北京的一个房屋租赁中心了解租房的行情。中午,他在一家饭馆吃饭,窗外霎时狂风大作,天空变得昏黄。张宏江心里“咯噔”一下,旋即明白,这就是传说中的“沙尘暴”。
沙尘暴和污染,正是一些朋友劝他“慎行”的原因。但张宏江却立即决定,这件事必须从给太太的“考察报告”中删除。
后来,他回忆道:“那时,我的心其实已经回来了。感性的‘东风’压倒了理性的‘西风’,所以回国看到的一切都能从正面支持自己的决定,负面的印象都能够被潜意识所忽略。”1999年4月13日,张宏江回国并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
现在,在张宏江办公室的墙上,仍挂着他获得的10项美国专利的纪念匾;书架上摆着一摞微软公司颁发的“专利石”(Patent Cubes),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他的名字、专利名称和提交申请的日期。此外,张宏江独自撰写及与他人合著的论文数量达到400篇。
由于张宏江在搜索和信息检索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加盟微软仅两年,他就被提升至Partner(合伙人)级。在微软的级别体系中,一名研发人员能成为“合伙人”,意味着他已经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人才。2003年,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授予张宏江院士(Fellow of IEEE)称号。
除了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张宏江在研究院带领的多个团队也颇有建树——多媒体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分布式计算系统和搜索这4个项目都是对微软而言举足轻重的技术,其中,搜索项目当时刚刚被确定为微软的战略重点。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度过异常忙碌的四年后,张宏江意气风发。他心里盘算:“是时候放松一下,和孩子们玩玩了。”但没想到,这时张亚勤提出让他带头做工程院,打破了他的“美梦”。
“如果接着做研究院的工作,应当是驾轻就熟的,而且能预见到未来的成功。但是去做工程院,开发和研究有天壤之别。这意味着把过去的成功、未来的安逸统统放弃,所有的努力推倒重来。”张宏江说。一方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犹豫,甚至有些恐惧;而另一方面,正是开创新事业的这种不确定性,又对他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吸引力。这才是最让他纠结的地方。
2003年圣诞节期间,张亚勤、张宏江和沈向洋带着各自的家人,一起到海南三亚度假。他们三人在工作中是好伙伴,他们的孩子也是同学,因此他们的家人之间十分熟络。
张亚勤、张宏江和沈向洋很清楚,这次度假结束之后,他们三个人都可能要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张亚勤赴总部任副总裁,沈向洋将接替张亚勤任研究院院长,而张宏江则将成为工程院的院长。
“我表面装做轻松,但其实心事重重。因为我还在考虑到底对亚勤说‘Yes’还是‘No’。”张宏江说,他当时内心挣扎得很厉害。
张宏江想起自己在过去几十年中作出的几次重大的抉择,似乎都没有这么困难,即便是面对回国工作这样重大的问题,他也是很痛快地作出了选择。张宏江在想:是什么让自己变得患得患失?是年纪大了吗?还是获得的越多,就越害怕失去?
“既然‘上面’这么支持,这应当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一个可以把事情做大的机会!”张宏江忽然意识到,他们开创工程院是一件独一无二、前无古人的事情,不仅在微软未曾有过类似的机构,而且在当时中国的软件业界也不见得存在类似的能够从事高水平核心软件产品开发的机构。
当离开三亚回到北京的时候,张宏江已经说服了自己,从张亚勤手里接过了工程院院长的重任。他开始构思整个计划。他回忆道:“我的感觉是,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张宏江说:“当了工程院院长之后,有时我仍然会在心里假设和比较,如果继续做研究会怎么样,成就会不会比今天更大。但当时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动力让我接下了这份工作,你可以把它称为‘使命感’。”
2004年1月7日,微软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宣布张亚勤升任全球副总裁,并将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职位,前往微软总部负责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在全球的开发业务。这一天也是张亚勤37岁的生日。
研究院和工程院的新掌门人也在这次发布会上亮相:原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沈向洋晋升为新一任院长,而另一位副院长张宏江则升任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沈向洋和张宏江都将直接向负责微软研究院全球事务的高级副总裁里克·雷斯特汇报工作。
同时,研究院的几名资深人员在此时被宣布成为工程院的高管:原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技术助理张益肇升任微软亚洲工程院副院长,原微软亚洲研究院新技术开发部经理林斌出任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另外,来自雷德蒙研究院的高级总监丹尼斯·阿德勒将兼任工程院副院长。
张益肇、林斌,以及随后从微软总部回国的幺宝钢和萧圣璇,后来被称为工程院的“四大金刚”,他们是工程院早期四名直接向张宏江汇报工作的“大将”。
本文节选自《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双色)》一书。
图书详细信息:http://blog.csdn.net/broadview2006/article/details/661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