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谁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老子一直在危房里办公

苏东坡:谁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老子一直在危房里办公_第1张图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名满天下的苏轼莅临杭州,任通判,这是个行政副职,却有监督长官的职能,相当于中央特派员,权力和面子都不小。然而我估计苏通判的心情不会太过愉悦,因为他上班所在的府衙“例皆倾斜,日有覆压之惧”。莫非是杭州的建筑条件不好吗?非也。

这里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经济一度繁荣,王明清在《玉照新志》里说:“杭州在唐,繁雄不及姑苏、会稽二郡,因钱氏建国始盛。”所以说盖房子的钱应该不缺,甚至“官屋皆珍材巨木,号称雄丽”。可是进入宋朝以后,百余年间官府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为小屋,风雨腐坏,日就颓毁,终于成了危房。

难道就不能跟上级部门申请点费用吗?可以,只是火候未到,或者说在宋朝伸手找皇上要钱,那底线是极高极高的。

想当初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王宫失火,宋太宗觉得可以趁机扩建一下,像这样小里小气的腾挪不开,当然容易出问题。于是找来殿前都指挥使刘延翰搞了个项目策划案出来,PPT在皇上眼前一过,有规划、有图纸、有预算,只是需要拆迁一些民居。太宗说你们去征求一下百姓意见吧,刘延翰说已经问过了,多数人不乐意,他们问皇上家搞扩建凭什么拆我们家房子?

宋太宗一琢磨是这个道理,此事居然就作罢了。所以北宋皇家住的宫城是历代统一王朝中规模最小的,据说站在当时开封的五星级酒店“丰乐楼”上,就能俯视整个宫禁。

太尴尬了。

有这么个极端案例摆在那,刚刚到任的苏轼自然不敢提翻修府衙之事,就这么着一直干了三年,直到调任他方。

不过老苏和杭州还是有缘的,十八年后,宋哲宗年间,他又以杭州一把手的身份回来了(知州)。站在当年奋斗过的地方,苏轼不禁感慨:“怎么还是这个德性!”

他问同僚下雨天可怎么办公,同僚回答:“记住一点,下雨天千万别在大堂呆着。”

这一年的六月,终于出事了,房倒屋塌,伤了两名书吏,八月更惨,鼓角楼压死一家四口,其中包括一名孕妇。

这下终于可以上奏朝廷请款翻修了吧,元祐四年九月,苏轼写了个《乞赐度牒修庙宇状》,曰:“到任之日,见使宅楼庑,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栗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他也知道要钱不易,于是替领导想好了办法,不要现钱,只求朝廷拨给杭州二百道度牒。

度牒就是出家当和尚尼姑的证件,只有拿到度牒才算是国家承认的合法僧人,可以享受一大堆免税免役的福利,所以这玩意很值钱。苏轼的计划是找朝廷要二百个名额,卖钱盖房。他还真算了一下,杭州府衙需要大修的地方至少有二十七处,所需费用为四万贯,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1000万,刚好是二百个度牒的价钱。

为了让这事顺利办成,苏轼还豁出老脸向皇太后求情,不得不说,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历朝皇后都很向着他,在他受审的时候,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在他得势的时候,是英宗的皇后背后力挺,几年前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保他,一代风流人物可能就客死蛮荒了。

看看,有几个铁杆儿女粉丝,是多么的重要。

他在给太后的信中表示,如果朝廷发现整修计划中有任何不妥,他愿意负欺君之罪。

实在是太诚恳了,加上文章写得也漂亮,最终朝廷决定:不批。

结果,第二年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事:水灾和饥荒。苏轼再次上表,要那二百道度牒,他的计划是用卖度牒的钱买米,再把米便宜的卖出去,这样既赈了灾,又得了钱,差不多最后会有一万五千贯,虽然离预计的四万贯相差甚远,把紧要处修一修还是够用的。

这道奏折一上去,果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毕竟事关民生,要度牒是吧?给,但是只给了三十个。

当时苏轼的心情,我们后人恐怕无法体会了,关于他的破烂衙门也再无记述,我们能知道的只是第二年,苏轼主持修建的一项公共工程,一直传到了今天,它的名字叫“苏堤”。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谁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老子一直在危房里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