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过去一年成功发布了有史以来销售最快的操作系统Windows7和最新版的商业平台软件Office2010,微软在中国的日子也称不上好过。
  不久前新修订的政府采购法规,将微软等跨国公司有效阻挡在政府采购交易之外。这预示从2003年开始,微软与中国政府之间的某种默契宣告结束。
  微软内部人士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即便排除了金融危机造成的业绩下滑因素,微软在中国也有好几个季度没有完成业绩目标。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微软方面的证实。
  无论如何,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企业,在中国,微软正在面对更多的变化和考验。如何应对“云计算”带来的产业变迁,保护知识产权和获得企业客户的青睐,正成为微软中国当下能否翻身的关键议题。
  特殊转型
  在过去一段时间,微软中国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尽管有Windows7和Office2010发布的利好,但微软在中国的增长仍未达到预期,微软中国在微软全球的份额仍徘徊在1%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微软对中国市场增长的期望。
  微软在中国多个季度业绩没达标,还影响到了微软与×××合作项目的进程,该合作曾被认为是微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府公关项目,从2002年第一次签署62亿合作备忘录以来,已经进行到第二期,微软也投入了大量资源。
  知情人士称,目前合作正在艰难维持中。这与现在微软中国不能从总部及时拿到资源和拿到的资源不够多有关。“现在的情况相对更加复杂,公司着眼长远的风格也正在发生变化,短期追求业绩的做法多少会影响微软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状态。”
  也许对微软大中华区总裁梁念坚来说,拿特殊时期的业绩来说事有点不公平。但看看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的强势增长和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市场的前景,或许就不难理解梁念坚要面对的质疑。
  摩托罗拉和移动通信领域的人脉背景并没有帮他太多忙。在亚太总部的经历实际上也拉开了他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距离。一位微软前员工称:“和TimChen(陈永正)挽起袖子跑客户攒下的关系相比,现在的客户恐怕和微软销售人员的关系更近。”
  通常情况下,梁念坚需要经由第三者的介绍才能和他们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这对于在“人情”大于“事情”的中国市场开展业务来说,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梁念坚的前任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相当好的业绩,2005财年,陈永正率领的微软中国获得40%的业绩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2006年,方正、清华同方、TCL、联想等国内PC厂商就先后与微软签下16亿美元的正版软件采购订单。这个迄今为止软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获得了包括比尔·盖茨本人的微软高层的认可。
  与前任陈永正不同,梁念坚上任两年间,既遇到了最“重头”产品的发布,也遇到了金融危机;既要面对业绩增长的压力,还要面对竞争环境变迁的难题。
  新上任者往往只会对他的前任表示口头的尊敬,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适时推出自己的新政、新目标和新管理模式,但梁念坚不用,他可以更改的最大因素就摆在眼前——产品。
  5月13日,微软在中国发布了包括Office2010在内的6款企业级平台产品。Office在中国有1.3亿多用户,市场前景巨大。新版本的Office2010和同时发布的用于管理邮件和统一通信的Sharepoint2010等产品,期望值一直很高。
  在Windows7发布后,很多企业用户并不会立即执行Office2010的升级。更何况,即便用户开始新的产品部署,也不会给微软中国立刻带来新的收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就是如此,这家公司是Office2010的第一批重量级企业客户。根据微软许可证模式中企业客户的合作方式,2008年,他们签署了“企业服务协议”,之后三年内将享受免费升级到新版本而无需另外付费的待遇。
  微软的威胁
  自从软件奇才比尔·盖茨宣布退出微软的公司管理以来,这个公司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不过,盖茨的继承者们仍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工作。“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电脑”,这就是微软生产软件和所有产品的思想基础。
  这不是故事的全部。微软最大的麻烦,除了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使用软件的方式,还有强敌环伺——事实上,微软目前收入的70%以上仍来自Windows和Office这两大业务,那些蕴藏着巨大增长来源的新业务,没有一个不是强手林立。
  微软的娱乐和在线业务在2010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之和为23亿美元,其中在线业务亏损4.8亿美元。谷歌2010财年第一季度进账67.7亿美元,同比增长23%。而另一个竞争对手苹果在iPad尚未开始销售的时候,第一财季同比增长已近50%。
  谷歌一直决心要进入微软的领域,不管是邮件、办公平台还是浏览器、手机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智能手机仅占7.9%的市场份额。
  所有这些,对微软来说都是潜在的危机。显然,当个人电脑不再是核心,多种不同的设备成为了获取互联网服务的终端,微软将必须考虑,如何使更多的应用软件在微软平台上开发出电脑以外的设备作为互联网的接入装置。
  与个人电脑的业务模式不同,云计算战略的本质是互联网应用,其中微软提供的仍是技术平台和工具,而这些东西要真正成为应用,最终让客户买单,则需要微软的软硬件合作伙伴来开发解决方案。微软的合作伙伴越多,则提供服务的可能性就越多,由此可能获得的收入就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微软CEO鲍尔默两个月前,在华盛顿大学发表的演讲里坚持要对云计算 “全力以赴”的原因。2009年微软全球9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超5成的经费都用于与“云计算”相关的研发。
  与Office在中国发布的同一天,微软嵌入式软件部门也发布了基于Windows7的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负责该项目的微软嵌入式软件中国区市场经理李涛说:“过去几年,嵌入式软件业务在中国都有30%-40%的增长,上季度更是实现创纪录的增长。”
  更有数据显示,未来的移动终端市场是手机的10倍,是个人电脑的100倍。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产品市场容量巨大。但这块 “战略目标”业务目前仍由总部直接管辖,增长并不会在梁念坚的业绩中体现。
  中国考验
  但梁念坚并不是没有机会。作为微软现金流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Office2010发布的真正意义在于微软向中国的企业用户正式提供基于“云计算”理念的商用平台。
  但另一方面,一旦信息的存储和处理都交给了“云”,过去微软强势的安装和运行在本地电脑上的软件,比如Windows和Office又如何吸引更多的桌面用户?当本地软件正在被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取代。售卖装在盒子里的软件光盘和每在一台电脑上安装一次就向PC厂商或其他合作伙伴收一笔费用的商业模式必将受到挑战。
  微软仍然能从软件许可证模式中获益,但“云计算”的变革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微软必须开始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微软有95%的业务来自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跟进是企业客户尽快部署新版软件的前提。
  可惜这种现实还有更严酷的背景——微软在中国一直屡禁不绝的盗版。
  据5月11日,IDC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PC软件盗版率在2009年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至79%。继2003至2008年的6年间只降低了12个百分点。软件盗版所造成的商业损失达76亿美元。
  在陈永正离开微软闯荡NBA之后,有些部门主管也分道扬镳,但更多人决心留下来把他们还没有在中国实现的梦想变成现实——包括继续解决中国的盗版问题。
  云计算是未来,中国的盗版率是现状,而更多企业客户青睐的是未来业绩增长的可能性。对于微软中国而言,新技术平台下的市场推广能力是考验;在中国继续坚持或者重塑生态环境的能力是考验;各种形式的合作伙伴策略也是考验。
  在云计算背景下,如何对公司复杂的内部资源进行好调配,抓住这个战机以适应新的技术战略,对梁念坚和他的中国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