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殇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开篇语

        红楼为女儿颂歌,诸清净女儿一颦一笑,或悲或乐,或嗔或喜,皆有宝玉领会其意。然若离宝玉之眼之识之感之思。笔下人等便是另一形容。曹雪芹尚如是,况高鹗等辈,狗尾续貂,恣性乱书,更使诸清净女儿真容更不复见人久矣。

        “好似哪里见过一般!”是的,他是她的神瑛侍者,她是他的绛珠仙草。三生石畔,你们见过。她来了,来还泪,来报恩,可他亦以一生的痴情相付,“你死了,我便当和尚”。她果然还是死了,而他也果然是当了和尚。不知算不算回到了人间,不知算不算还清了?也好罢,算不清也好,下一世依旧可以兜转轮回,三生三世,十里人间。三生石上旧精魂,木石前盟恨离归。

        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浩大贾府,黛玉小心谨慎,但是仍挡不住骨子里的叛逆与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潇湘妃子的才情更是大观园内,无人能敌。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从海棠诗社到桃花诗,清纯俊逸,灵秀慧黠。

红楼之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她无奈“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这“南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花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她的伤感与敏感,患得患失,在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失去了方向,无心拒绝,难受咀嚼,便只能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的情绪。尤这《葬花词》,似刀似水似风,痛心、心疼、疼惜,万剑穿心、肝肠寸断、令人窒息。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人生。

        看了很多版本的红楼梦电视剧、解读红楼梦、红楼梦番外,最后看的最用心居然是李少红的红楼梦,可能那时候初中,每一集都看了很多遍吧。蒋梦婕演的黛玉,虽然没有原著的清瘦,但是也有黛玉的灵。哭了不知多少次,黛玉焚稿,窗外确是热闹喜庆的敲锣打鼓声。

        关于黛玉的死,我要感谢高鹗。死便是解脱,质本洁来还洁去,潇湘妃子一如碧玉般盈澈,便是死也要干净,也不随波逐流,也不与这世间同流合污。欠泪的,泪已尽。尽管终了之际留下的只言片语是“宝玉,你好……”。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颜知己一缕魂。但是她终是解脱了,摆脱了爱而不得的困苦境地,解脱了这苍凉无奈的封建社会。

        在高鹗续写中,宝玉和宝钗结成金玉良缘。后宝玉皈依佛门,只剩宝钗一人与零落的贾府,无疑宝钗为殉道者,被世俗封建所束缚的悲剧。与黛玉相比,宝钗更为可悲,颦儿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宝钗的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以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由生命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红楼之殇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一个长伴青灯,一个魂归太虚,一个殉道心泯,终。红楼最大的悲剧,红楼之殇。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闭幕词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