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迟:
近来可还安好?许久未曾收到你的来信,甚是想念。
我清楚的记得,你喜欢用文字去与人交流,就像之前你用书信告诉我,你的点滴生活一样。朝花夕拾,这是我对写信的认识,我是一位比较怀旧的人,我喜欢收藏保留,在别人看来可能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毕竟每一个人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有人、事、物,与我们共同见证了他们,所以我想,把这些东西埋进深深的回忆里。
写信,就像重拾旧物,翻开脑海中的那一页,它给我们一种温暖,宁静,祥和的感觉。
曾在冬日里的某个深夜,我俩促膝长谈,你还记得吗?在温暖的炉火旁,可惜我俩的对话刚说出没多久,便消散在屋外劲厉的山风中了。但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俩关于大学的讨论,对于你来说,也对于我来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彼岸,那不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亦不是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笔下的《我的大学》,而是我笔下的——我们的大学。
关于大学图像,实在是太多太多,从抽屉里抽出数张信笺,写下一行行的文字,删来删去,删成了四个对比性的图像,那就是:
一群行者;
一种状态;
一段故事;
一座城市。
一
先访一访那一群行者。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生旅途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什,西汉刘向曾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既然我们行走在路上,在途中,书必不可少,而同行者,想定也不会少。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与庆幸,因为我们的这一段大学之旅,同行者必定增添不少,老师们,师兄师姐们,同学们,朋友们等等,相信他们与我们一起会成为优秀的行者,所谓:行者无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来自天涯海角,那是塞上江南,那是草海苍茫,那是南海之冰,那是雪国之乡。或许,我们并不可能去到每一个诗人口中的远方,但你的同行者们——他们,将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去向我们倾诉,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远行。
你知道吗?我的老师们,也是风格各异:有的诙谐幽默,有的严肃拘谨,有的和蔼可亲,有的雷厉风行。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很喜欢他们,尤其是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思想魅力。并且,启发式教育,互动式教育,探讨式教育,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此刻,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感恩。做人需要学会感恩,不知你是否是一名年级干部中的一员,而作为学生干部的我,我深知自身责任的重大,很感激老师们的信任与同学们的认可,让我有幸,能够为大家去服务,让我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让我不断地去突破,不断地去完善。大家对我的包容,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会告诉他们:我会努力的,尽管我不是最优秀的,我会一直向前,无所畏惧。
要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你,你有着不少可倾诉的人,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是多么华丽的辞藻,而是很实在的一个词——可靠,在信中你常提起的那位“森井哥”,我想便是这样一位可靠的师兄,他又像家人一般,他已经研三了,不久即将离开,你是否很幸运遇到了他呢?你说,从你来到学校的第一天,他接你,再到特意转到你家乡的车站,为你带来家乡的味道,再到学校里,你会和他去大排档喝上“三杯两盏淡酒”,聊聊过往,侃侃人生,谈谈理想,你亦会在寝室里和他探讨一些专业学术问题。你感叹他读的书很多,你说放眼望去,他寝室里全是书,但他却说:“多读书,固然是好事,但同样重要的甚至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处世。”他,亦良师亦益友,其实,我们很幸运,我们的身边有着不少和他一样的人,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发现,而是一种欣赏的眼光和发现的眼睛。
我们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有些是匆匆过客,有些却是此生难忘。三杯酒,敬过去,敬现在,敬将来。我们都应该真诚的向同行者们道一声感谢,是你们教会我们成长,因为你们的出现,才构成了对方生命中互相的共同经历。
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知己能几何,把酒当歌。
二
再看一看那一种状态。
生活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就像海浪,潮起潮落,尤其是对初入大学校园的我们来说,状态或许并不平稳。
在进入大学之前,师兄师姐告诉我们,大学真的很轻松,用他们的夸张的描述来说:用很少的时间学习,便能够通过专业课考试,然后用足够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其他任何事情。所谓,闻名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只有亲身经历方知其中的“巧”,妙不可言。事实证明,大学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如果你想有一番作为,学习的强度,可以说丝毫不比中学时代的低,甚至,更胜一筹。如果你只想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四年,当然,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不会是这样想的,都想着在青春的时期,拼一拼,搏一搏,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应记得:“骗这个世界很容易,骗你自己,很难。”
曾有一部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都曾年少,若迷失迷惘,停下脚步,找寻一下最初的自己,你知道吗?在11月中旬的时候,在那段时间里,我也很迷茫。那个时候,我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平静无痕,但实则,有些迷惑,有些迷失,我都已经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我看上去做了很多事情,但仔细一想,真正有所收获的却寥寥无几,我开始彷徨了。于是,在某个周五放学之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归途,踏上了深夜返程的高铁,在凌晨的寒风与细雨中,重新回到了,我寻梦开始的地方。
评书之人常说:无巧不成书。而生活中,也确乎是如此,很多你认为是电视剧、电影里的桥段,往往也会发生在你的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回到故城不久,便接到一位高中时期同学的留言,我感到微微的意外,我俩居然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回到了这里,回来的原因里,居然有一条基本相同,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一句话:巧之事,巧之人。在我的印象里,H同学也是活泼,开朗,善于思考,而且是深层次思索的一个人。最开始,我并不知道H同学回来的原因,随着交流的深入,彼此都了解了对方的近期生活,俩人都无不感慨道:谁的青春不迷茫?
的确,就像在航海技术尚未发达的年代里,船只的前行,全靠舵手与船长的方位感知,人力总归是有限,就算是经验再丰富的舵手与船长,在茫茫大海中,难免会有犹豫、迷茫的的时刻,如同《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孤身一人,曾收获过惊喜,也曾感受过绝望,尽管毅力过人,也还是会失落、害怕。
在《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总是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人行走在天地间,酸甜苦辣咸,生活的五味,都需要去品尝,这或许并不完美,但至少是完整的。
我的同学,真心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
何妨吟啸且徐行?!
再以学习状态为例,在大学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对知识点重点进行回复。课下也不再有很多的随堂作业,不少学业基础的巩固,来源于我们的自主学习,自我消化,高中的科任老师会因为某个同学举手问疑,而停留在某题或某个盲点再叙述一遍,在大学这种情况很少。生活更加随性,学习更加自由轻松,但对自我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中庸》中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三
且听一听那一段故事。
在大学里有一种故事叫宿舍、班级、年级、学院、团队,有一种伙伴叫室友、同学、搭档、队友。我记得在新生运动会上,冒着细雨努力拼搏的运动员们,也记得开台上仔细关注的大家;我记得为同学为年级认真服务的学生干部们,为总班风采大赛积极的排练,为投票的卖力宣传,并带领同学一起为学院迎新晚会的不辞辛劳;我记得在跨年夜温馨的包饺子活动以及和辅导员老师一起走寝,为同学们送去新年问候。太多的太多,一切的一切,只为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温暖和谐,更有力量。我们遇到过困难困境,也收获过成功的喜悦。从无到有的窘境,我们有着切身体会,好在我们与大家一样,挺过来了。大家,会一起给同学过生日,一起约着去跑步,一起去吃饭,看一场电影……不为别的,只为这初见四个月里的相识、默契与理解,这是一段故事。
大学,我与你一样,也是出了远门,用一首英文歌曲《Five Hundred Miles》 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面对更加自由的生活,我们需要更加自立、自强、自律。安排得明白,方能不盲从,不混沌,亦才活得明白,无愧于内心所向往。
无论是亲情,友情,亦或是爱情,每一段故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书写,别辜负了时光,别辜负了人。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四
走一走那一座城市。
我曾在筑城,三年筑梦,那时是一时两刻钟的旅程,而如今,我将四年向往山城,这时又是四个小时的高铁旅程。山城,一个世人想隐居的地方,或许你想走走解放碑,或许你想去看看磁器口,又或许你想览览洪崖洞,这些代表性地标,当然得去。你若要是了解这座城,从这些地方,能看出一二,可远远不够,若想融入这座城,去走一走当地的大街小巷,去走一走当地斑驳的街道,听一听当地人的方言,尝一尝当地的食物,余秋雨曾说:“斑驳的街道,盛得下所有故事。”
山城,与我而言,还有太多的未知,难道因为,距离产生美吗?我相信,我会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五
就像电影会谢幕一样,写信亦会有收笔的时候。
我不知道你看这封信花了多久,字里行间,在一撇一捺间,一笔一画间,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真真切切的,一种可喻不可言的情感。
写信的时候恰逢中国的传统春节,在新的一年,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期待,曾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你会更倾向于柏拉图主义,你会看到现实的浮躁,也会在心中建造一个无所畏惧的理想国,新的一年,你更加渴望得到平静的生活。”我想把这段话,送给你,也送给我自己,让我们一起共勉。
面对生活,淡然是一种态度,坦然是一种风格,泰然是一种精神。
路还很长,且行且珍惜。
静候佳音,信至,吾心安。
勿念。
2019年2月6日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