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

上回说到,统计分析,对比是核心。

也就是所谓的:世事无绝对。 

人类对于任何事务首先的第一评价方式,就是对比。如果没有对比的话,单纯的数字会让我们觉得有些不知所措。比如这句话“某校今年招生500人”,那么你怎么评价呢?招了很多人?还是才招了这么一点点?

但是加上对比之后,就不一定了,比如“A校招生500人,B校招生100”……这样一说,就发现,哦,500人还是蛮多的嘛。但是如果说,“A校招生了500人,B校招生了2000”,那么这500人的评价,就立马从“蛮多的”变成“这么一点点”了: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张图片

所以统计结果也是一样,解读的核心就是需要对比: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2张图片

比如国家的统计公报也是都是这样写的: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3张图片

 但是,还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对比,起码也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值啊……,但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我做分析,但是只有目前的数据……没有以前可用的样本,怎么办? 

遇上这种情况,虾神语录:“统计对比,有样本要上,没有样本,制造样本也要上”。特别在空间统计中,样本就是通过各种理论情况进行制造就行。 

比如下面这种情况,制造三种极端理论样本:聚集、随机(均匀)和离散,然后通过量化,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看实际数据与谁接近,就是是谁了(当然,随机作为正态分布中轴位置,拒绝它是要有一定置信度的)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4张图片

填坑:看到这里,大家回想一下上篇文章里面,计算完成之后,有个期望值,就是制造出来,用于评估对比观测值的。

不过样本的选定,也是需要有一定规则的,否则就出现下面这种情况了……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5张图片

扫盲巴西队11次进入4强7次杀入决赛5次获得冠军,即:1958年瑞典世界杯、1962年智利世界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1994年美国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

根据规则,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球队,有权利在自己的球衣上绣上星星来表示他们获得的至高荣誉,夺得过几次冠军,就可以绣上几颗。所以,巴西也号称五星球队……当然,我们也绣了五颗星……

言归正传: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个案例,来讲讲莫兰指数的分析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国民经济指标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个指标——鸡滴屁……啊不,GDP。。。这个全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东东,概念上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那么我们一直有对省份之间GDP排名和统计的传统,一般来说大致是这样的:

下面是2000、2005、2010、2015四个年份的各省GDP专题图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6张图片

可以看见,所谓的GDP三强:广东、山东、江苏的地位从来没有变过,如果通过折线图来看各省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7张图片

里面除了台湾木有数据,都是0以外,还有两个比较奇葩的省: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8张图片

其他的省基本上都是上升型,这两个省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特别是辽宁,愿意大家自己某度就行: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9张图片

这个问题暂时不谈,我们仅从数据上看,中国的GDP(起码绝大部分省)都是呈现上升状态的,毕竟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有目共睹。

那么我们通过空间分布,能够对中国经济的数据做出一些什么观察呢?

首先看中国的一个基本国策: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0张图片

小平同志不止一次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虽然这个口号后来被很多人诟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几十年的发展。

用张维为教授的话来说: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直在我们的民族基因里面,所以这次湖北疫情才能够这么快得以控制: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1张图片

这种基因是西方无法理解的……先不说乱成一锅粥的欧洲: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2张图片

就看同样是(名义上?)大一统的美国: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3张图片

好了,闲话少叙:允许一部分人(地方)先富起来之后,中国诞生了一个史诗级的财政政策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4张图片

这个政策要去真实理解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举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比如修高铁,如果是各省独立修建自己省内的高铁的话,很多省本身的财政是承担不起来的,比如西部的大部分省,那么怎么办呢?东部有钱的省上缴给中央财政的结余部分,就可以来支援西部搞建设。这就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现象之一。

那么现在看起来,中国的各省财政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从2018年的情况来看,实在是不容乐观,号称:七省五市支撑全中国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5张图片

从各级财政公开数据来看,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不含宁波),江苏、广东(不含深圳)、福建(不含厦门)这七个省(直辖市),以及宁波、青岛、大连、厦门、深圳这五个技术单列市的财政有结余,其他的东北三省,华北两省,西南六省,中部六省,西北七省以及庞大的中央财政,都是赤字,所以基本上就形成这种“七省五市支撑全中国”的情况。

如果单论经济本身的发展,那么各种对比都有,而不管经济数值如何变化,有一个东西是没法改变的,就是中国的省域版图,正如我前面说过的: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6张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以中国的地理空间为客观尺度,来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些变化——那么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空间分布变化,有哪些呢?

从空间分布假设来看,应该有三种假设: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7张图片

其中,聚集和离散,代表的都是区域发展不均衡——聚集是有钱的蹲一起,没钱的蹲一起,说明出现了连片贫困地区,离散也是一样,有钱的地方,旁边一圈都是没钱的省: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8张图片

最著名的离散区域就是北京,如果细化为县域版图的话,北京周边有一圈的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当然,目前扶贫脱帽了),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环首都贫困带;也是俗话说的:大树底下不长草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19张图片

那么从省域空间尺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分布模式是怎样的呢?我们仅需要对这19年以来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做一个计算,就可以粗略看出来了:

下面是我依次计算了2000年到2018年,19年的莫兰指数的列表,空间关系用的是最简单的共点共边方法: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20张图片

那么我们来解读一下,首先看pz——嗯,P统统小于0.05,Z统统大于1.65,一句话,都有效,然后就可以看莫兰指数了,这样看数值好像没啥意义,都是大于0的,都是聚集,那么我们仅需要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折线图,就可以看见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了: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21张图片

可以看到,从2000以来,莫兰指数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2000年以来,中国的省域经济结构一直从聚集向着随机(离散)在变化的,因为国家推行的就是减少地区之间的差异这种政策。

然后第一次变化是2003年,国八条启动的房改,随之而来的量化宽松和国有化改革,可以看成是21世纪以来,央行第一次开闸放水。这一撒币不要紧,莫兰指数立刻向上窜升了一大截——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后面再介绍。

之后一直继续向下,最低点是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大家知道,那一年沿海发达地区大量的工厂关门倒闭,大批农民工返乡,实际上他们从沿海发达地区回到相对落后的家乡,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消费等需求的,所以在2008年的时候,我国各省的GDP之间的差异最少的。

然后就是所谓的4万亿投资——央行再度开闸放水,莫兰指数再度拉了起来;一直到2010,应对经济过热,央行连续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减少投资,缓解经济过热情况。然后才把这个聚集效应给压下去。

之后到了2014年,这一年出台了庞大的放水计划——去库存货币化棚改政策——涉及中央总投资高达1.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四万亿虽然多,但是重点还在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上,但是1.5万亿规模的资金,全部投向的是房地产

这一波放水啊,莫兰指数直线上扬……直到2017年提出房住不炒,才略略压住。

看到这里,可能有同学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个莫兰指数的变化,和我国大笔投资(准确说是央行撒币)关系如此紧密呢?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22张图片

那么我们简单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

比如,虾神在老家,有个带院子的破屋子,国家说:来,棚改了,我们货币化安置(也就是说,拆了虾神的破屋子,不进行实物补偿,而是直接给钱——),给你500万!你拿去买新房子吧。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23张图片

那么你觉得,你们要是在北京工作的虾神,是拿着这500万,在老家买个别墅过住洋房养番狗的生活呢,还是带着这500万来北京,买个学区房呢?(当然,现在500万肯定在北京是买不到学区房了的……就算把500万当首付,也支撑不起后面的月供来)

——别说虾神了,就是虾神那些没读多少书的父老乡亲,如果给他们一大笔钱,也很多人都在讨论,如果有子女在外,就去投奔外地发达地区,没有子女在外的,也考虑去大城市(市里面或者省城)去买一套房子……

所以,看是国家大水漫灌的给所有地方都投资,最后钱依然会被集中在更有钱更发达的地区。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虹吸”效应。

所以也就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国家每谈一次东北振兴计划,带来的结果是——海南的房价翻了一翻

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_第24张图片

东北四省:黑吉辽琼……

那么更优的分布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在后面我们讲置信度的时候,会给大家详解随机的力量

到这里,全局莫兰指数就基本上介绍完了,下一节我们会做一个简要总结,对使用莫兰指数时候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疑问进行解答。

计算莫兰指数的代码和数据,下一章放出。不过虾神目前的代码都在ArcGIS Pro环境下编写,很多同学无法使用,希望以后有机会(有空)改写为开源的版本……

打完收工——点赞、分享、打赏……随缘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版白话空间统计(7):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中国经济变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