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这不是一部童话电影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年暑假少儿频道每天晚上会放一部宫崎骏的动画,每天守在电视前等电影开始,成了那时候最重要的事。我到现在都清楚的记得当时看动画的感觉,真的是汗毛直竖,因为年纪太小了,在我刚开始的短暂一生中还没看过这样的动画,它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国产动画我当然也很喜欢,《九色鹿》、《天书奇谭》、《哪吒闹海》等等我现在还会翻出来看,它们即使放在现在,水平也是世界级的。而宫崎骏的动画塑造的世界、传递的价值观完全是另外一种。就动画来说,宫崎骏是神坛上的人,但我对宫崎骏的崇拜并不单纯因为他对动画所做的贡献,还因为他的作品承载了我一部分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吸引我的是电影中的奇幻世界,以及白龙和千寻之间的朦胧爱情,长大后又看过很多次,几乎每次重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才觉得以前关注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千与千寻》其实是一部很现实的电影。

《千与千寻》:这不是一部童话电影_第1张图片

电影中有现实和灵异两个世界,虽然汤屋和外面的世界相比,是个邪恶的地方,但它有一条很正派的规则:没有工作的人会被变成动物。比如在锅炉房里那群有生命的煤炭,如果不工作,他们的法力就会消失,最终的命运是被丢到锅炉中烧掉。在那个世界里,工作和生命一样重要。这等于在说,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不然跟猪有什么区别。

汤屋还有另一条规则,要想工作,必须和汤婆婆签下契约。但所有在契约上签名的人,都会忘了自己是谁,来自哪里,最终和白龙一样成为汤婆婆的傀儡。汤屋中种种人事物都象征着诱惑,而千寻始终记得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拒绝了种种诱惑,最终才能回到现实世界。

宫崎骏作为影片的导演和编剧,这两点也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从他对动画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因为身体原因,曾经八次宣布隐退。在2015年获得奥斯卡终生成就奖后, 他又一次信誓旦旦的说要退休,和前几次一样,他还是“耐不住寂寞”,开始制作动画《毛毛虫菠萝》。他说与其等死,不去在制作过程中死去。找到要做的事,一直做到死,这就是他对工作的态度。

从千寻的角度说,她和影片中的其他角色有个很鲜明的区别,那就是不贪婪。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变成了猪,汤屋里的人执着于金钱和权力,连白龙也为了学法术把自己卖给了汤婆婆,帮她做坏事。跟他们相比,千寻是整部片子里活的最明白的人。

刚到这个灵异世界时,她胆小又迟钝,但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她目标很明确,做任何重大决定时都毅然决然。她只想把父母救出来,然后离开这个世界。当她以为白龙快死的时候,二话不说就上了没有返程的列车,为白龙寻找活路。虽然千寻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很多,但宫崎骏说过,这并不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综上所述,再结合影片中的诸多人物形象,例如汤婆婆的巨婴儿子,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处处都是讽刺。

此外,宫崎骏的很多的电影都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关注,如《幽灵公主》、《风之谷》、《百变狸猫》等,《千与千寻》中也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白龙本来是琥珀川的河神,但人类把河填了,盖了高楼大厦,他无家可归才来到汤屋。河伯带着淤泥和恶臭来到汤屋时,所有人都把它当成“腐烂神”,避之不及,千寻却意外之中清理出了他体内的垃圾,帮他恢复了真身,而那些垃圾全部都是所谓“文明社会”才有的东西。这些情节都是对人类的谴责。宫崎骏以自然为主题的电影中,人类的形象永远是入侵者,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是因为人类不知收敛的索取。

《千与千寻》中,也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千寻小时候掉进琥珀川里,白龙作为河神救了她,后来他们在汤屋重逢,白龙又毫无理由的维护她,而千寻也用同样的好去回报白龙,他们的关系其实暗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无私馈赠,人类知恩图报。

如果小孩子看《千与千寻》一定会很喜欢,但它并不是一部童话电影。有很多人纠结它到底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因为白龙背叛汤婆婆时,汤婆婆问他是不是为了帮千寻被大卸八块也在所不惜,而电影结尾白龙和千寻分别时,他们的手依依不舍的分开,镜头给了这双手好几秒的特写,这些似乎都暗示了悲惨的结局。

但我觉得没必要纠结这些,《千与千寻》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篇,不是因为它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也不是因为白龙和千寻的爱情,而是因为它反应了很多现实问题。它有很多主题,成长、爱情、人类的贪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看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与千寻》:这不是一部童话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