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 CountDownLatch 的源码注释;
/**
* A synchronization aid that allows one or more threads to wait until
* a set of operations being performed in other threads completes.
*
* @since 1.5
* @author Doug Lea
*/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 {
}
描述如下:它是一个同步工具类,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一直等待,直到其他线程运行完成后再执行。
通过描述,可以清晰的看出,CountDownLatch的两种使用场景:
为了模拟高并发,让一组线程在指定时刻(秒杀时间)执行抢购,这些线程在准备就绪后,进行等待(CountDownLatch.await()),直到秒杀时刻的到来,然后一拥而上;
这也是本地测试接口并发的一个简易实现。
在这个场景中,CountDownLatch充当的是一个发令枪
的角色;
就像田径赛跑时,运动员会在起跑线做准备动作,等到发令枪一声响,运动员就会奋力奔跑。和上面的秒杀场景类似,代码实现如下: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1);
for (int i = 0; i < 5; i++) {
new Thread(() -> {
try {
//准备完毕……运动员都阻塞在这,等待号令
countDownLatch.await();
String parter = "【"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System.out.println(parter + "开始执行……");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Thread.sleep(2000);// 裁判准备发令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发令枪:执行发令
运行结果:
【Thread-0】开始执行……
【Thread-1】开始执行……
【Thread-4】开始执行……
【Thread-3】开始执行……
【Thread-2】开始执行……
我们通过CountDownLatch.await(),让多个参与者线程启动后阻塞等待,然后在主线程 调用CountDownLatch.countdown(1) 将计数减为0,让所有线程一起往下执行;
以此实现了多个线程在同一时刻并发执行,来模拟并发请求的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并发任务,存在前后依赖关系;比如数据详情页需要同时调用多个接口获取数据,并发请求获取到数据后、需要进行结果合并;或者多个数据操作完成后,需要数据check;
这其实都是:在多个线程(任务)完成后,进行汇总合并的场景。
代码实现如下: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5);
for (int i = 0; i < 5; i++) {
final int index = i;
new Thread(() -> {
try {
Thread.sleep(1000 + ThreadLocalRandom.current().nextInt(1000));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index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countDownLatch.await();// 主线程在阻塞,当计数器==0,就唤醒主线程往下执行。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在所有任务运行完成后,进行结果汇总");
运行结果:
finish4Thread-4
finish1Thread-1
finish2Thread-2
finish3Thread-3
finish0Thread-0
主线程:在所有任务运行完成后,进行结果汇总
在每个线程(任务) 完成的最后一行加上CountDownLatch.countDown(),让计数器-1;
当所有线程完成-1,计数器减到0后,主线程往下执行汇总任务。
示例源码:https://github.com/ljheee/JavaConcurrencyInPractice/blob/master/src/main/java/com/ljheee/juc/CountDownLatchUsage.java
从上面两个例子的代码,可以看出 CountDownLatch 的API并不多;
CountDownLatch的构造函数中的count就是闭锁需要等待的线程数量。这个值只能被设置一次,而且不能重新设置;
await():调用该方法的线程会被阻塞,直到构造方法传入的 N 减到 0 的时候,才能继续往下执行;
调用了await()进行阻塞等待的线程,它们阻塞在Latch门闩/栅栏上;只有当条件满足的时候(countDown() N次,将计数减为0),它们才能同时通过这个栅栏;以此能够实现,让所有的线程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countDown():使 CountDownLatch 计数值 减 1;
CountDownLatch是通过一个计数器来实现的,计数器的初始值为线程的数量;
调用await()方法的线程会被阻塞,直到计数器 减到 0 的时候,才能继续往下执行;
countDown()方法则是将计数器减1;
在CountDownLatch的构造函数中,指定的线程数量,只能指定一次;由于CountDownLatch采用的是减计数,因此当计数减为0时,计数器不能被重置。
这是和CyclicBarrier的一个重要区别。
CountDownLatch 的源码在JUC并发工具中,也相对算是简单的;
底层基于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实现,CountDownLatch 构造函数中指定的count直接赋给AQS的state;每次countDown()则都是release(1)减1,最后减到0时unpark阻塞线程;这一步是由最后一个执行countdown方法的线程执行的。
而调用await()方法时,当前线程就会判断state属性是否为0,如果为0,则继续往下执行,如果不为0,则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某个线程将state属性置为0,其就会唤醒在await()方法中等待的线程。
CountDownLatch的作用就是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看起来有点类似join() 方法,但其提供了比 join() 更加灵活的API。
CountDownLatch可以手动控制在n个线程里调用n次countDown()方法使计数器进行减一操作,也可以在一个线程里调用n次执行减一操作。
而 join() 的实现原理是不停检查join线程是否存活,如果 join 线程存活则让当前线程永远等待。所以两者之间相对来说还是CountDownLatch使用起来较为灵活。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都能够实现线程之间的等待,只不过它们侧重点不同:
更多CyclicBarrier的内容,请见下篇。
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RhK_BrYrooGGYbN5OvyXow
推荐阅读
JUC源码
面试题拷问Java线程池
吃透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源码
手写简易版Java线程池
FutureTask源码解析
手写FutureTask
AtomicXxxx原子类全解析
ReentrantLock之Condition源码
细聊ReentrantLock之Condition
推荐阅读
并发设计模式
并发设计模式总结
并发设计模式 |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流水线思想提高效率
并发设计模式 | 两阶段终止模式:如何优雅地终止线程?
并发设计模式 | Worker Thread模式:如何避免重复创建线程?
并发设计模式 | Thread-Per-Message每请求每线程
并发设计模式 | Balking模式:“你不需要,就算了”
并发设计模式 |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等待唤醒机制的规范实现
并发设计模式 | ThreadLocal线程本地存储模式
Copy-on-Write模式:不是延时策略的COW
并发设计 | Immutability模式:解决并发安全问题
并发工具
27 | 并发工具类-踩坑热点问题盘点
26 | Fork/Join:单机版的MapReduce
25 | CompletionService:批量执行异步任务
24 | CompletableFuture:Java异步编程
23 | Future:获取线程的执行结果
22 | Executor与线程池:如何创建正确的线程池?
21 | 并发工具:无锁原子类
20 | 并发容器:那些需要我们填的“坑”
19 |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让多线程步调一致
18 | 比读写锁更快的StampedLock
17 | ReadWriteLock:如何快速实现一个完备的缓存?
16 | 用Semaphore实现一个限流器
15 | Lock和Condition(下):Dubbo如何用管程实现异步转同步?
14 | 并发编程之Lock和Condition
并发基础
13 | Java并发编程:12篇【干货】打包带走
12 | 并发编程:如何用面向对象思想写好并发程序?
11 | Java线程(下):为什么局部变量是线程安全的?
10 | Java线程(中):创建多少线程才是合适的?
09 | Java线程(上):Java线程的生命周期
08-管程:并发编程的万能钥匙
07-并发编程:安全性、活跃性以及性能问题
06 | 用“等待-通知”机制优化循环等待
05 | 一不小心就死锁了,怎么办?
04 | 互斥锁(下):如何用一把锁保护多个资源?
03 | 互斥锁(上):解决原子性问题
02 | Java内存模型:看Java如何解决可见性和有序性问题
01 | 可见性、原子性和有序性问题:并发编程Bug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