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之坑

银行理财之坑_第1张图片

当前中国信奉免费的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者不愿意为理财服务付费,导致各种机构的理财经理们均以销售产品为导向,重点销售有利于自己的产品。如果市场环境不改变,这一现象就不可能有解决方案。那么了解金融各个领域存在的一些潜规则,对你的资产增值是不是非常有帮助呢?这一期重点讲一讲银行有哪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不论大银行、小银行,都在拼命扩张,铺设分支机构,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否跟得上?这种情况导致银行理财经理素质参差不齐。在销售的时候,更是王婆卖瓜,只强调自家银行产品的优势,而忽略了同行业产品的比较,有意无意地掩盖产品缺陷,甚至攻击同行业产品,误导客户。以上销售行为失去了客观和专业,是当前银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银行并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外资银行的黑暗

老张在一个外资银行买了一笔3个月的投资“存款”,买的时候银行承诺预期收益比较可观;最后却发现,买的美元变成了澳元,而因为澳元贬值,账户受损不少。尽管产品名称中含有“存款”二字,却非真正意义的存款,而是一种加入外汇期权的金融衍生产品,具有高风险特征;当外汇走势与协定汇率背道而驰时,将自动进行不同外汇的兑换。在2009年,这种“存款+外汇期权”的双币理财产品,给中国投资者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

其中有名的宋文洲案件,就是经过理财经理推荐,认购了渣打的两款结构型产品,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宋先生6400万的账户最后只剩下零头。

在银行买理财不等于买银行理财

银行除了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也会帮其他机构代销,比如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甚至私募基金产品;有些产品通过总行或者分行的专业风控团队审核,我们叫过会,有些产品没有过会。有的银行理财经理为了私利,误导客户认购没有过会、但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产品,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飞单。飞单是当前银行业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可以这么说:每家银行都存在这种情况。一位同行曾经十分骄傲地对我说:你们一位理财经理服务100个客户,我服务300多个银行客户经理,他们每个人背后的客户加起来有好几万,都是从我这儿拿产品。

产品没出事皆大欢喜,产品一出事,银行就说这是理财经理的个人行为,和银行无关,他已经被开除了,你去找他吧。投资没有100%的安全,只要信息通畅、信息及时,风险并不可怕。我分析过,这种飞单模式下发生的本金收不回的悲剧,多半是因为客户太信任银行理财经理,而银行理财经理又太过单纯,导致信息不通畅,最后错失良机。

如何防范这种风险呢?看看合同上是否有银行的公章;如果没有,就看看银行官网上有没有对这个产品的推荐,或者打个电话到总行或者分行,问问这个产品有没有经过银行风控合规的审核。

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银行理财经理每月背负着非常沉重的压力和任务,导致他们不敢向客户过分提示风险,害怕客户不买了。

以结构性产品为例,虽然这些产品有较高预期收益率,但是收益具有波动性,不代表最终一定实现。所以,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要过分关注预期收益率,可以通过产品的风险等级来判断预期收益率实现的可能性,产品的风险等级越低,实现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就越高,当然,产品的收益也就越低。

看清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属性划分,我们把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为R1-R5 五个等级。保守的投资者购买R1、R2就够了,超过R3就意味着可能无法保障本金和收益。此外,如果投资合同中出现“股票”二字,那么风险等级至少在R3之上,说明无法保障本金,因此建议:购买这样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如直接购买公募基金。

一R1(谨慎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风险很低

二R2(稳健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相对较小

三R3(平衡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适中

四R4(进取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较大

五R5(激进型)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极大

关注期限的陷阱

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期限:募集期和清算期。通常情况下,这两个期限是不享有理财收益的,只是按活期存款来计算。因此我建议:投资者尽量购买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减少和避免资金站岗时间。

你买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买信托

资金量大就不要买银行理财,你用钱买了银行理财,银行又拿钱干什么了呢?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曾说过,银行理财在支持实体经济、提高居民利率,均起到很多积极作用。其中,70%的银行理财产品是通过债券和信托直接投资于实体经济,30%进入了货币市场。

我们再看看信托业的最新报表。截止2016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17.29万亿,这都是投资人直接买了信托吗?非也。56%的比例是单一信托,32.5%的比例是集合信托。其中,在56%的单一信托里,超过95%的资金是银行理财资金;在32.5%的集合信托里,超过30%的资金也是银行理财资金。你用钱买了银行理财,银行理财又买了信托;你买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是2%-4%,买信托的收益率是6%-8%。如果你的资金量够100万合格投资者的标准,是不是直接购买信托更合适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银行理财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