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污染治理建议书

油烟污染治理建议书

      --对于商业餐饮油烟排放的综合治理解决方案

餐饮油烟污染的影响

餐饮油烟污染的定义

餐饮油烟定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GB18483-2001)定义,餐饮油烟是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餐饮油烟中污染物还有:异味,PM2.5和VOCs(臭氧前体物)。

餐饮油烟污染的危害

餐饮油烟是PM2.5的直接排放源之一,其次油烟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可以与环境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增强大气的氧化性,加速二次颗粒物的形成。 

油烟污染物间接可产生臭氧。大量未处理的油烟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会间接导致产生大量臭氧。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即可达到0.1ppm,但超标的臭氧则是个无形杀手。 

油烟污染物影响灰霾形成。餐饮业排放的颗粒物(TSP)以PM2.5为主,约占颗粒物的76.91%,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因素。灰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出行安全、区域气候等都产生较大影响。 

影响区域气候。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连连。灰霾还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提前到来。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如臭氧、醛类、酮等,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现象。 

影响交通安全。出现灰霾天气时,室外能见度低,污染持续,交通阻塞,事故频发。

餐饮油烟污染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餐饮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导致由餐饮油烟排放而引起的投诉逐渐增多,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的油烟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2015年、2016年油烟投诉的次数分别为3146次、4505次、6451次。在重庆,2017年全市餐饮油烟扰民投诉达4997件次,较2013年上升了50%。而在上海,2016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在沪督察期间受理的市民投诉中,餐饮油烟气投诉量约占12.7%。在全国范围内,据环保部统计,2017年6月全国各类举报中,涉及大气污染的举报最多,占53.8%,其中,油烟污染问题占两成。

治理餐饮油烟污染,已迫在眉睫,势不容缓。

餐饮油烟污染的治理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GB18483-2001),餐饮企业应加装排烟系统和油烟净化装置,为了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各地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使政策落地,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类:

环评许可

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餐饮企业开业之前要通过安装购买有国家环保协会认证、地方环保协会认证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合格的油烟净化装置的方式来通过环评审批,获取审批之后才能营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餐饮企业必须要强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例如在天津,餐饮企业需要安装国家环保协会和天津环保协会共同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

在北京和武汉,在安装通过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之后,餐饮企业仍然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实际检测达标后,才能通过环评。

政策补贴

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可以减轻餐饮企业的负担,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的负担,从而避免餐饮企业可能出现的钻政策漏洞,规避检查,或者拒不整改的情况。

2014年,宝鸡市政府按照各餐饮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投资情况给予了一定的资金补助。此次大气污染防治补助资金与项目投资和污染物减排量挂钩,以餐饮业油烟净化设备安装费为标准,分为三个层次:5000元以下补助1000元,5000~10000元补助2000元,10000元以上补助3000元。目前,将对完成各项安装油烟治理设备的餐饮企业进行验收核定认可,之后进行相应的补助发放。”(来源:华商报)

在线监控

通过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监管餐饮油烟排放,遏制餐饮企业经常出现的不使用,不维护,不保养油烟净化装置的现象,使得餐饮油烟的排放得到实际的,有效的,长期的治理,同时减轻了环保部门的执法负担。

2016年以来,上海市静安区不断提升管理的科技含量,建立了“第三方服务,政府指导监管”的油烟监管新模式,以及区环保局、物业、第三方公司的三方联络沟通机制。具体而言,静安区环保局通过环评审批,要求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器及出风口必须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备,并将数据传输到第三方公司的监控平台。第三方公司实时监控各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运行情况,将日常监测及现场巡查中发现异常情况通报物业,由物业督促餐饮企业加强油烟净化器的日常运维。”(来源:澎湃新闻)

重点目标重点治理

通过治理重点目标,循序渐进的推进政策落地,同时让重点目标的治理成为样板,带动其他餐饮企业的效仿和跟进,并且让治理样板成为新治理技术新治理模式的试验田,在有效减少油烟污染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探索更高效和完善的治理方法。

来自成都市环保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心城区1797家中型以上饮食企业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工作,完成年度任务的95.1%,70家特大型饮食企业基本完成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工作。”(来源:成都商报)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及各地区对油烟污染问题愈发重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严格,治理上也涌现出不少兼具创新和实用的方式,市场上的油烟净化器生产企业也不断推出更具技术含量的产品,但是总体上看来,这并没有遏制住餐饮油烟污染变得更加严重的趋势。

究其原因,在现有的治理方式下,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使得餐饮油烟污染的治理呈现出运动式的、孤立的、被动的、疲于奔命的状态,而不是理想中的主动的、长效的和广泛的、深入的治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环评审批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有限

由于油烟净化器是需要插电运行和定期保养的,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这相当于要用花费额外的成本来确保油烟的有效净化。这导致不少的餐饮企业只有在接受检查的时候,才会将油烟净化器打开,这样根本起不到净化油烟的作用。

同样由于有不少的餐饮企业疏于对油烟净化器的保养,使得油烟净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效率,即使一直开机,也不能确保油烟得到有效的净化。

由于餐饮企业同工厂或者锅炉房等传统污染源相比较,数量多,分布散,流动性大,这使得环保部门没有充足的人力和精力来有效监管餐饮企业按规定使用油烟净化装置。

并且环保部门在处理油烟污染的执法过程中也面临重重阻碍:首先是处罚门槛低,罚款多在几千元上下,无法有效震慑;其次是处置周期长,从取证、定性到最终处罚,长达7个月,有些店主已将店转手;最后是办照打擦边球,一些餐饮店为绕开环评,在申领执照时,承诺的经营范围是无油烟的“饮品、熟食”,可实际上煎炒烹炸样样来。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单靠环评审批,已经越来越难以阻止餐饮企业违规排放油烟。在这样的困难局面下,很多地方的环保部门也只好先从大型餐饮和重点地区着手,却难以将法规落实到数量庞大的中小型餐饮企业当中去。另外一些地方则采取集中资源搞运动式的执法,但面对流动性强的餐饮企业,其执法效果会很快的受到削弱。

油烟净化器的生产厂家良莠不齐,导致市场混乱

相比于其他商业厨房配套产品,油烟净化器更多的是一种政策型的产品,油烟净化器市场也是一个政策型市场。自从国家规定要餐饮企业强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油烟净化器生产厂家和品牌,但由于我们仍然处在环保政策的落地过程当中,存在一些监管不严,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很多油烟净化器生产厂家用低价竞争市场。

这些厂家为了盈利,又利用一些政策监管不严的漏洞,在产品上偷工减料。一些厂家用来送检申请认证的产品,和实际销售的产品在净化效率和产品质量上差别明显。这导致餐饮企业在购买产品时,由于倾向于低价产品,使得购买来的油烟净化装置并不能有效的净化油烟。

在低价产品冲击市场和监管力量不足的共同作用下,市场上存在着相当多的餐饮企业安装了效率低下的油烟净化器,并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这种现象又加重了餐饮油烟对于环境的污染。

主流的油烟净化装置销售模式无法满足环保需要

目前我国的油烟净化器销售,通常归类于厨房设备当中,通过厨房设备的销售渠道来进行销售。中小型的餐饮企业,通常会找厨房设备的批发商、销售商来采购油烟净化器,中大型,乃至特大型的餐饮企业,通常会要求做整体厨房工程的工程公司代购并代为安装。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油烟净化器的购买者和安装者,并不是最终的使用者和运营方,而各地区的环保检查监督工作,往往始于安装完成后的验收或餐饮企业正式运营阶段,此时的中间渠道则早已完工拿钱走人。这就导致环保监督工作无法有效的约束这些中间渠道,当处置质量低下产品或者由于产品无法正确使用维护而导致的排放污染时,也通常发生在事后而并不能在事前进行预防。这就导致无论是各地环保部门的监管,还是地方标准或者是国家标准,不能有效的约束餐饮企业购买合格的产品并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油烟污染治理经验的总结

通过对现有治理油烟污染方式的分析,和对在治理当中存在问题的总结,我们认为想要有效治理餐饮油烟排放污染,各地的环保部门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和核心力量,我们建议当地环保的部门,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些不同于治理传统污染物的方式方法:

事先预防仍然是关键

考虑到餐饮企业数量多、分布散、开店周期快流动性大,并且餐饮形式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多样化,单纯依靠对已开业的餐饮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时非常耗时耗力,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办法。虽然现在的环评审批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继续完善环评审批的细节和丰富环评审批的内容,就可以使环评审批的作用和效力大大提升。并且,一个有效的环评审批是今后开展定期监督和处理投诉的工作的重要前提。

所以,我们建议应以事先预防为核心来建立油烟污染综合治理解决方案。

定期的监督和执法要尽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定期的监督和执法是能够及时遏制住油烟污染势头的有效办法,而除此之外,定期的监督和执法也有提升餐饮企业环保意识,帮助培育餐饮企业环保习惯的作用。但定期的监督和执法目前面临一个成本和产出的问题,用尽量少的时间和人力,将国家的环保法规落实到尽量多的餐饮企业当中去,有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么为了能够有效的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能,运用技术手段和社会力量将对提升监督执法的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引导市场力量形成长效机制

现在在国内有着一大批生产制造带有油烟净化功能的各种产品,政策中的强制性要求给这些生产厂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也使得这些厂家利用庞大的市场积累了技术经验和人员。在现行的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活动当中,基本上是这些生产厂家和配套的销售公司、安装公司和服务公司提供了所必需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虽然如今的市场环境不甚理想,但随着环境监察力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也自发的选择合格的产品可靠的技术并认真的维护设备。市场上已经形成了选择高质量产品的趋势。

如果当地的环保部门能够顺应这种趋势,加强监管力度,则会起到引导餐饮企业自觉选择可靠方式认真达标的作用,随着监管的不断落地和推广,监管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地治理的模式建议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及地方的油烟排放管理标准,我们建议就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更加全面的预先审核机制

建议扩展预先审核机制的范围和深度。

首先应当对获取环评资格的油烟净化装置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为了避免油烟净化装置的供应商使用以次充好和移花接木的手段获取到的各类认证来通过环评审核,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对市面上销售的主流油烟净化装置在本地进行实地检测并留存样机,为通过检测的企业备案,让挑选出的品牌仍按照原程序获得环评审批,未通过或未进行本地检测的品牌需在安装后以国家规定的两种检测手段进行实地检测并记录数据。

其次应视整体治理需求,对参评厂家的产品是否能兼容并入在线实时监控网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以及为确保归属地内餐饮企业日后能享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其他各项必要权益,可适当对参评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资质审核、运营状况审核、售后服务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的审核。

以上措施皆为引导油烟净化器生产厂家自觉主动提供合格产品和诚信经营,引导餐饮企业选择可靠技术,规范市场进行良性竞争,并为总体治理规划打好基础,减少重复监管造成的资源浪费。

运用排放在线实时监控技术

设立在线监控运营中心,实时在线监测联网油烟净化器的运行状态,当油烟净化器没有开机或者需要维护保养而产生各项信号变化时,监控中心能及时检测到变化,并追踪定位到出现问题的时间地点,及时纠正。确保辖区内的餐饮企业都正常进行油烟净化器的使用和维护,切实减少空气当中PM2.5和VOCS的浓度。

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进行监督

以上两项措施的施行,需要借助于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和资金,减小环保部门的财政压力,解决治理餐饮油烟污染活动当中存在的人力不足,缺少技术支持等各种问题。

在提升环评审核的有效性方面,可以借助当地环保协会或第三方检测公司来进行相应的供应商资质和产品资质的评价,本地环保部门在环保监督执法过程中对新评价体系下的结果予以认可和配合,并重点监察未通过或未参与新评价体系下的餐饮项目。运营新评价体系的私人部门可视当地经济状况自费运营或由政府对其进行适度补贴,并由政府有关部门对运营状况进行监管。

而在线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营维护,政府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维护,政府按实际成本支付运营维护费用,第三方公司需要严格按照双方商定的合作边界、风险分配、运营绩效、考核办法、付费机制等内容履行合作协议。

同时,在对市场存量的进行监察、投诉处理、老旧设施整改或线下设施联网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也可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第三方公司按照要求对辖区内的餐饮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客观记录排放信息和净化设备使用情况等各项可量化和标准化的工作。由政府按项目或运营费用,对结果进行考核后付费。

最后,环保部门视当地治理形式购买一种或多种第三方服务,并按管理需求对各项服务进行拆分和整合,确保各项服务之间的流程通顺,责任清晰,配合默契,执行到位,成本、风险可控。

对市场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各地市场视经济发展状况等原因,导致各地的油烟净化技术市场发展情况各异,发展程度各有不同。一些地区的市场无法对接国内先进技术和最新信息,当地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无法有效满足全部市场,这时需要从其他地区引进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技术,环保部门可以同当地或其他地区的环保协会对接,指导支持产业协会或其他组织向当地引进产品和技术,并融入本地的油烟污染排放治理体系当中。

期望目标和达成方法

以国内比较发达的城市以及发达国家的治理力度为例,本地的油烟污染治理要达到切实可靠的成果,需要达成建立可持续管理模式,对污染情况的实时掌握,以及最大范围内落地排放标准这三个目标。想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式的推进工作开展:

重点目标优先治理

餐饮油烟的排放量通常和餐饮项目的规模直接相关,对餐饮项目的规模进行科学的划分,并以餐饮类型、污染物种类、地理位置和历史投诉整改状况作为辅助条件,对辖区内餐饮项目的油烟排放影响进行排序。以重点目标作为优先施策对象,推进重点目标优先落地排放标准和并入监控网络。以重点目标为突破口开展工作既可以切实减少大量污染排放和投诉,也起到了榜样效应和带头作用,引导其他企业和单位主动自觉按标准排污。

使企业可以良性竞争

作为环保部门应制定公平合理的准入门槛和运营考核标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本地市场,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降低餐饮企业治理油烟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企业也应当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守法诚信经营,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将油烟排放和治理结果数据化

对油烟排放的产生、排放、净化等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测算、估算方法,将油烟污染排放的全流程进行数据化记录、存储、分析、和绩效考核。数据化的考核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可以有效利用财政资金和政府资源,做到油烟污染排放治的可持续、长效、公开透明的治理。

结语

在治理大气污染这件事上,不少地区的政府和企业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处在“打游击”的博弈状态。政府政策紧了,企业就抓紧响应,摆出治污的样子;一旦政策松了,治污就被束之高阁。一些企业只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开启环保设备,平日里设备闲置或不持续稳定运行,政策严了就用,政策不严就不用,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公开的秘密。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当政府的有关治污管制法规具备可行性的时候,污染排放企业才会采取合作策略,购买治污设备。反之,则采取不合作策略,拒绝购买。如果绝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拒不购买治污设备,则政府有关部门就会发现由于执法成本过高,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管制法规,而采取次优法规,相关法规的效果亦随之大打折扣。

你可能感兴趣的:(油烟污染治理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