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1张图片

2018.9.23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2张图片

昨天看到一条很有意思的微博:有位姑娘月薪4k,男友15k,却嫌弃男友是个外卖小哥,工作不体面,感觉看不到未来。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3张图片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4张图片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5张图片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6张图片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7张图片

(图片来源:@关爱老实人)


从聊天记录中,我总结了几点关键信息:


女孩嫌弃男友送外卖的工作,甚至不敢告诉父母; 她的工资不足以支撑她在上海生活,全靠男友来维持; 她不仅希望男友换一份体面的工作,还要求他攒钱买房买车,思虑当下,便觉得没有未来。


网友的评论全都一边倒,分分钟粉碎她的世界:赶紧分了吧,别拖累人家小哥了。


看完之后,我只有一种感觉,两个人爱情的天平太失衡了,很显然男孩爱女孩,比女孩爱他多太多。

这是一场1:99的爱情。


倘若在爱情里,一方只爱了1%,另一个人承担了剩下的99%,爱得多的一方注定要被拖垮。


以前老说一个词叫做“势均力敌”,两个人的思维、分量要相等,其实不是,在爱情里啊,什么地位、学历,都不如给的爱相等。


真正的势均力敌是,能否给予对方相同程度的爱。


唐家三少与李默的感情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互相喜欢的人就很难得了,但他俩还能非常非常爱彼此,给对方的爱谁都没输给谁。


一开始李默是富家千金,三少只是个穷小子。

出身的差距,让他们显得并不那么势均力敌,但他们给予对方的爱是持恒的。

李默嫁给他,甘愿成为一名普通妻子,为他生儿育女,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小说梦,后来唐家三少成了大作家。

真正爱对了人,便是我爱你,就像你爱我一样。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8张图片

 

现如今,大多情侣之间往往都是一方爱得多一点,一方爱得少一点,只不过有的差距小一点,而有的则是天壤之别。


多年前看《恶作剧之吻》,女主湘琴苦恋直树未果,转而接受了从高中就对自己痴心一片的阿金。


约会时,她拼命试着去爱上阿金,可当他们要接吻时,湘琴的眼泪证明了一切,感情这东西终究是勉强不来也努力不了的。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9张图片

在爱情里,你以为对方只是差一点就爱上你,千万别这么想。


当局者迷,深陷感情的人往往察觉不出爱的分量相差多少,他只会认为对方不过是爱得比自己少一点而已,只要自己再努力点,就一定能把爱补齐。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弥补的只能是生活上的陪伴与依赖,感情上的慰藉终究是不满意的,因此才会不断地嫌弃和埋怨。


感情里没有“差一点”这一说,差一点就是差了很多。

 

当你付出所有仍然差一点时,那就离开吧,因为相差的那部分爱,是你一辈子也补不上的。


爱得卑微的人,其实一开始就输了。


我听说过一个理论,叫“爱情富士山理论”。


有时,你爱一个人,就像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不能搬走它,唯一能移动富士山的办法,就是你自己走过去。


有些爱情也是如此,逛过就已足够。

你迈出了所有步数,依旧得不到对方真挚的情感,那又何必再紧抓不放。


爱情,追求的就是一个“刚刚好”,而不是“努努力”。

“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_第10张图片

回到最初的话题,那么如果男生真的赚到钱,能买车买房,女生就会满足了吗?


这让我想起了王宝强和马蓉。


王宝强出身农村,马蓉是大学校花,即便王宝强成了影帝,与她孕育了一儿一女,但在她心里,依旧觉得王宝强是配不上自己的,更别说爱他了。


这无非是我既要用着你的钱,然后我还有些瞧不起你。

所以即便有一天,男生真的赚到了足够的钱,她也未必会满足。


因为不够喜欢,所以总是不满意。


对于那个嫌弃男友月薪15k的女孩,我只想说:


不要以为自己在这段恋爱中处于多么高贵的位置,从某种角度讲,你才是弱势的那一方,因为你连同等分量的爱都给不了。


所以,真没什么必要趾高气昂的,如果觉得对方配不上你,大可去找个符合自己要求的,再不济,就靠自己打拼。

你既不敢搏,也不想拼,只知道给别人施压,这算什么本事。


在爱情里,喜欢摆高姿态,总是一副我不需要、我不在意的脸,其实是件很幼稚的事情。


常有人问,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我的答案很简单:前进的每一步,都共同携手,后退的每一分,必相互扶持。


不要谈1:99的恋爱,既不能卑微求全,也不可趾高气昂,因为无论是1还是99都是失败的。

 

唯有平等相爱的情感,才能换来不卑不亢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月薪4k,男友15k,他配不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