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ed OS 文档翻译 之 参考(技术(以太网))

以太网

术语 “以太网” 指的是 1980 年首次引入并在 1983 年标准化为 IEEE 802.3 的技术。以太网是有线网络,通常通过双绞线实现,但也存在光纤和同轴电缆。然而,同轴已被取代,并且没有人再使用它。

最初,标准的速度为 1 Mb/s,但后来标准将其增加到前 10 Mb/s,后来增加到 100 Mb/s 和 1Gb/s。后两者仍然是当今最流行的连接速度。

以太网可以使用长达 100 米的电缆。当连接到交换机时,以太网允许最大段长度跨越 200 米。

                                   Mbed OS 文档翻译 之 参考(技术(以太网))_第1张图片

                                                                                         以太网段

以太网连接速度

自从引入初始标准以来,IEEE 通过提高速度和成本来改进以太网,并发布了涵盖这些改进的后续标准。

速度 名称 标准 年份 描述
10 Mb/s 10BASE-5 IEEE 802.3 1983 第一个以太网标准,使用粗同轴电缆。
10 Mb/s 10BASE-2 IEEE 802.3a 1985 通过使用更薄更便宜的电缆取代了第一个同轴电缆。较新版本的 IEEE 802.3 现在已经过时了。
10 Mb/s 10BASE-T IEEE 802.3i 1990 通过更换有问题的同轴电缆成为最流行的以太网。使用 CAT-3 双绞线。
100 Mb/s 100BASE-TX IEEE 802.3u 1995 标准称为 “快速以太网”,使用 CAT-5 双绞线电缆。
1000 Mb/s 1000BASE-T IEEE 802.3ab 1999 使用 CAT-5e 电缆将速度提高到 1 Gb/s。与 100BASE-TX 一起仍然是当今最流行的标准。

如今,大多数以太网设备都能够自动与交换机协商 10/100/1000 Mbit/s 的连接速度。但是,嵌入式设备很少支持 1Gb/s 的连接速度。

以太网帧

以太网框架在最初推出后几乎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将具有各种速度的设备连接到同一个以太网网段。Mbed OS 仅使用以太网承载 IP 帧。

                      Mbed OS 文档翻译 之 参考(技术(以太网))_第2张图片

                                                                                         以太网帧

框架中的字段:

DST: 48 位目标 MAC 地址

SRC: 48 位源 MAC 地址

Type: 最初这是长度字段,但后来用于指定有效负载的内容类型。也称为 EtherType。高于 1536 的值是注册类型说明符。最常见的是 IPv4 的 0x0800 和 IPv6 的 0x86DD。

Q-Tag: 可选的虚拟局域网 ID。

FCS: 帧校验序列用于完整性检查。实施为 CRC-32

后续信息

要了解在 Mbed OS 中使用以太网和 TCP/IP,请参阅本书的以下部分:

  • IP 网络。
  • 以太网 API。
  • 套接字 API。

你可能感兴趣的:(Mbed,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