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一

《课程的逻辑》作者钟启泉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组专家,日本国京都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和日本课程学会会员。专攻比较教学论、课程论、国际教育学。

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重建课堂教学。每个主题下十三个子目。

第一个子目是《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从四个层面阐述转型的原因以及转型的必要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是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说起,谈到第八次改革,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程价值的转型,因为教育要重新回归学生的生活;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是价值转型的内涵;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价值转型的载体。钟教授说,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旗帜,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程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课程的文化。课程设立的对象是人,那么必须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个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方式,要求学校课程能为其提供整体的内容和时空,然而传统课程的诸多举措却忽略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追求学术型专业化的课程体系与缺乏深度的传递方式,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因此我们的课程要回归生活。

 新版《纲要》规定了一些综合课程的具体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首先要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潜质,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新课程要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第三,新课程还力图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以保证知识的生成方式的个性化,新课程要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以提升个人的发展价值。

好的课程需要建立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传统学校的文化出现学校个性的趋势,学生的个性缺失。学校文化需要再生,学校文化的再生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他重述了学校的职能,学校就是学习型的组织,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再生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的过程。在学校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建设民主的管理文化构建和教师文化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与推行迎合了世界范围内课程权利,再分配的潮流也是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校本课程,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校本课程的概念体现在课程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的自主权,在课程开发主体方面教师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开发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因此说,校本课程最能体反应学校的具体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发展风貌。

的确如此,我们的学校课程的确需要文化的支撑,没有文化内涵的课程,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