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本书123——利玛窦传教

        利玛窦是天主教来华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对中国文化有着极深造诣的西方学者,与朝廷重臣、社会名流交往频繁,极受尊重。利玛窦是1583年从澳门出发进入中国大陆的,首个落脚点就在肇庆。而他为了在肇庆住下来也没少给官员花钱送礼,但就算有官员支持其生活也并不舒适,租房、买房都受中国人歧视,即使住下后也常受当地人骚扰,有时还会危及生命。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传教士都是会魔法的人,也就要为天灾人祸背锅。而后来利玛窦离开肇庆便是因为当地人怀疑他向澳门的葡萄牙人传递军事情报,这种接触既充满着猜疑与敌意,但又不是毫无来由。利玛窦就在这种环境下把传教重点定位在精英阶层。他利用“记忆宫殿”这种记忆方法引起士人的注意,因为这对于科举考试也许有用。于是利玛窦有意展示他惊人的记忆力从而与士人建立联系。此外,晚明士人思想开放,对陌生文明能有极大包容,且信仰融合主义的盛行也让西方信仰有机会进入中国。利玛窦便通过发展私人关系和传播科学知识来传教,作者认为这样既满足中国士人的求知欲,也给他们一种希望,即有可能找回本民族曾在科技方面的荣耀。他们虽无法否定西方科技的先进,但也不甘心承认中国的落后。所以利玛窦尽量迎合这种心理需求,利用长期接触来向他们仔细传教,同时他还花了大量时间研习儒家经典,阐释教义时就能引经据典而获得士人认同。他还以儒家自居,明确表明天主教与儒家并不冲突甚至基本一致。这种正确的传教策略也带来信徒的增加。然而,无论是西方的先进科技还是文化侵袭都没引起当权者的重视。利玛窦梦想着能到北京觐见皇帝,于是常跟太监打交道,凭借这些关系获得向万历皇帝进献礼品的机会。虽一时筹不到太多钱而觉得礼物寒酸,但还是取得很好的效果,让传教士们拿到在北京居住的许可。但利玛窦让皇帝信教的梦想也不大可能,虽然他进过皇宫但却是朝着空无一人的皇位跪拜。万历对外部世界的钝感充斥着整个中国社会,对西方感兴趣的人并不是多数。明朝以天朝上国的心态看世界,不把任何国家放在眼里。这种思想让当权者不屑理会外部世界的变化,让中国与世界脱节而被西方文明甩开。当传教士来到中国试图文化入侵时,明朝不屑一顾的同时根本没想过要以同种方式回应欧洲,毕竟即使科技落后但在文化输出上还是有些优势。这种钝感在后来哪怕改朝换代也一直没离开中国而转向极端保守,随着时间推移中西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分享自得到app)

每天听本书123——利玛窦传教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天听本书123——利玛窦传教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听本书123——利玛窦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