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总得热爱点什么

人老了,总得热爱点什么_第1张图片

在国外住了十几年,地球绕了好几圈,也去过国内一些地方,自诩是见过世面的人。可是,那天在厦门,因从来没有用过公交卡,第一次使用就出了洋相。

女儿女婿上班,给我们两张公交卡,坐公车逛街。我上车掏出公车卡对着屏幕,听见“嘀”一声,脑子里却想着应该扫一扫,便下意识在屏幕上晃来晃去,屏幕没有感应,听不到第二声“嘀”。后面乘客等着,妻子推我往里走,她的公车卡对着屏幕,动作迟钝,连“嘀”两声,多付了一张车票钱。

我们坐好,妻子笑话我不会刷卡,我笑话她反应迟钝。从车头望到车尾,人头攒动,都是青春靓丽的年轻人。站在他们中间,我们绝对是老头老太级别的人物,那感觉,以为搭上了某家工厂上下班的班车。

厦门是离东山最近的美丽海滨城市,东山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大部分选择在厦门工作。我们的女儿也一样,已经在厦门工作几年了。

早年,我不知多少次来过厦门,那是三十年前的厦门,局限于从厦大到湖滨一带的老城区,尤其中山路,我甚至可以说出哪家店在哪个位置。如果说,那时的厦门是不谙世事的小屁孩,那么,现在的厦门就是风情万种的美丽大姑娘了。虽然最近十年也多次来过厦门,但是固有的观念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飞速变化。每次到厦门,望着丛林般的高楼大厦,都分辨不出东西南北了,我自认方向感很强,却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以前来厦门,都是女儿带我们出去,我们无需考虑什么,只要跟着女儿走就行,说到底是被动出行。因不熟悉公交、地铁、BRT等交通线路,每逢自己出去逛街或办事,都会感觉到寸步难行。

了解和熟悉城市是一种生存能力。我们夫妻约定,不能窝在家里,天气好去逛街,天气不好就逛商城。我们自己坐公车坐BRT,看站牌下车,随意走街逛商场,还能拨弄手机呼叫滴滴打车,这和以往每次到厦门,女儿女婿陪伴游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城市永远开放,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当你能够自由穿行城市的大街小巷,当你知道哪个地方好玩,哪个店菜肴好吃,那时,你差不多已经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了。

那天在SM新生活商城,正好碰到杨澜在为她的新书《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开签售会,这是我首次见到杨澜本人,算是偶遇。大厅大约有二三百人,几个保安,一个主持人和杨澜互动,场面相当冷清,完全没有明星的人气。问女儿,她还知道杨澜是谁。问女婿,他摇摇头说不知道。他们对杨澜没有兴趣,看一下就走开了。明星也不容易,必须不断制造热点,延长时效性,否则,很快就成为过去式。

我站在后面,麦克风效果不好,只听见主持人问杨澜,你不是文科的吗?怎么也搞起人工智能了?听不清楚杨澜的回答。看那大幅广告,厦门是她全国路演的一个站,觉得杨澜真辛苦,50岁的人了,为了推销自己的书,还要全国奔波。从另一角度看,她依然容光焕发,一点都不像50岁的人,人生应该像她那样,才叫精彩。看她那么努力,我实在没有理由认老。


其实,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早就使用电脑,熟练使用拼音打字和九键字母盘。有一天坐公车,看见旁边的一位年轻人单手握着手机,飞速打字,打完一行字,关掉屏幕,过一会儿,又打开屏幕再打一句话,再关掉屏幕。那潇洒范儿,让我好生羡慕。他拇指动作灵活,不像我拇指笨拙,怎么也学不会单手打字,恨不得迟生二十年。

在我的生活圈子,像我这样年纪的朋友,熟练使用电脑的不多,而我的所有文章都用电脑写作,还懂得用简单的办公软件编辑文件。电脑就像我的知心爱人,现在是一天也离不开她了,偶尔停电,犹如爱人跟人私奔了,我会手足无措,寝食难安。

我在微信钱包放一些钱,用支付宝绑定银行卡,甚至开通了网银。出门购物,方便的时候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那天,我们在厦门前埔的一家超市买东西,用支付宝付款,提示可以领红包,我打开得了四点五元。第二天在另一家超市购物,付款主动减去四点五元,那种惊喜,好像中了彩票。

在我生活的小镇,不久前才有滴滴打车。有一天,我叫了滴滴打车,从县城回到铜陵镇。那位司机喜欢说话,一路滔滔不绝。他说,我没见过像你这么大年纪的人叫滴滴,一般超过四十岁就很少了。我好高兴,觉得自己挺时尚。

师傅还说,坐滴滴的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他们懂礼貌有修养,不会惹是生非。那些没素质没文化的人,一般不会使用滴滴软件,坐不了。

现代社会,技术手段就能把一类人摒弃在某一圈子之外。

我喜欢滴滴打车的新鲜感,手机屏幕显示司机的姓氏,车子颜色,车牌号码。看车子沿着虚拟的道路向我的地址慢慢驶来,还显示距离和时间,感觉现代科技真神奇。

据说无人驾驶时代即将到来,那时,我就买一部自动驾驶小车,精力不济也没关系,只要输入目的地,汽车就能带我去,而我可以打着瞌睡,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非常有趣,神仙的日子不过如此罢了!或许,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体验,不断与时俱进。


                                    20180110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老了,总得热爱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