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地名文化志(5) 石崖沟西凹

            第二章  石崖沟

          第五节      石崖沟西凹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石崖沟西凹位于村西两公里处的石崖沟崖头以上,东至路,西至后角,下至崖头,上至磨盘垴。东径113度,北纬36度,海拔990米。站在磨盘垴向东眺望,奶奶顶、青阳山尽收眼底。

石崖沟西凹属于阴阳两连坡,上午光照较强,下午倒下荫晾。由于山势陡峻,地形复杂,山凹圪梁交织,梯田建在悬崖峭壁上,有大有小,长短不一。曹铁灵分的那一份,犁半天地就得盘30个地角,还有6块小片地拉不开套,只能人工用镢头刨。

2.区域内现状

梯田共56块,总面积6.46亩,堰长1975.43米,其中荒废20块,3.16亩,堰长1132米。花椒树69棵,黑枣树17棵,柿树2棵,桐树17棵。水窖两个。(其中一个在曹胜怀地堰根南头,被土覆盖)。石檐3个。崖头上面的石檐,是曹铁灵1985年建起的。磨盘垴西侧的石檐是李秋顺祖上修建,东侧的石檐是李石柱家的,建于清朝。门檐上刻着“光绪三年正月三日立”,是一个过大年的日期,涉县高级农艺师贺献林首次发现这个特别的日期,由此联想到先民不分年节,埋头负重,勤劳和艰苦的精神。

3.耕地类型、土质及适宜种植的作物

石崖沟西凹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层较厚,耐旱;圪梁圪嘴以黄土为主,土层瘠薄,抗涝。适合种谷子、玉米、豆角。经济作物种柴胡最适宜。李忠寿抓住西凹耐旱抗涝特点,仅种两块柴胡,一季收入2800元。

4.历史传承情况

明末清初,石崖沟西凹曾是一凹荒坡,属李让分的祖产,到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其子孙开垦荒坡修成梯田,至1955年,下21块归其后人李正顺所有,第22——41块归李起元所有,第42——56块归李石柱所有。1956年,全部归三街大队所有,1976年调整插花地时,划分给四街大队第三生产队,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曹铁灵、曹振刚、曹土海、曹胜怀、李曹金、曹反顺、李定海、曹会民等8户承包。

5.地名的由来及故事传说

石崖沟半山腰特别狭窄,只能容得一头毛驴通过。两边悬崖对峙,犬牙差互,故称“石牙沟”,书面写成“石崖沟”,

石崖沟道路为山间羊肠小道,毛驴上下通行只能单轨不能并行,两驴相对有一个若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轻躲重,空驴躲到空闲处让出道儿来,让载重的毛驴顺利通过。如果毛驴不守规则,挤下悬崖没人可怜。2016年,有一头毛驴就不遵守纪律,该让道时不让道,拥拥挤挤蹄子踏空翻滚下去,一条老命就丢在了崖根。《纪念毛驴逝世一周年》就是说这件事。

链接:纪念毛驴逝世一周年

李彦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金庄地名文化志(5) 石崖沟西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