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去影视,书籍中出现的海。印象里只见过两次海。

想象中的海,应是蔚蓝壮阔,天空的一个吐吸,就会引得巨浪,夹带咸咸的海的气味送上沙滩。可是我这两次见海都是别样的情景。

第一次见海,是小学组织的郊游。我听闻能去拾贝壳,对此高兴不已。带着兴奋,巴士抵达了。坐在车上望去黑黑一片的滩涂,只能隐隐瞧见海的轮廓,当然这也更可能是更远处的滩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换上套鞋,在涨潮之前去到滩涂寻觅贝壳,然后集合,急急赶往下个景点。

近处是薄薄的一层沙敷在上面。阴天里,沙子也如死物,闪耀不出光芒。

踩在滩涂上,是深浅有秩的鞋印。这感觉就像连日暴雨后,屋前泥泞的菜地。但这显然比菜地要无趣的多,这片土地没有生机,贝壳大概也是被摊贩收了去,作为售卖。海上无风,可是一种叫失望的情绪却是一阵阵地吹来,一团团的围住我。

有几个同学,已经走得很远,我不想再做尝试,拔出脚,往沙子方向去。换上鞋子,我坐在台阶上,望着这片滩涂,少年的我是还没学会望洋兴叹,故作深沉的,不大一会儿,就和同学去摊贩处,找回了乐趣。

到了集合时间,远行的同学姗姗来迟,近了看,裤管撩过膝,以下都是泥,臂膀和脸颊也是大块泥斑,可是带回了螃蟹和贝壳,可谓收获颇丰。没有收获的同学们都围作一团,听他们的传奇经历,啧啧称奇。我挤出人群,再次望向滩涂的尽头。这滩涂还是这么黑丑,望不到尽头。

其实我到过的泥泞,就是海了。海曾就在我的脚下。滩涂的黑丑,是丝毫不能掩盖海的生机的。只要我去的远些,观察到的生气就会更多。去的再远些,不被涨潮吞没,我兴许还能感受到海潮在我指间的滑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坐在大巴上,估计还是嫉妒和懊悔的情绪。

第二次见海,是远远的,远远的看。

天气是阴,百米处的海就在那里。我头一次见到那么大片的水,真的是一望无际。可是这水并没有让我上前拥抱的欲望。这片水这么有力量,让我不禁想到书本上的“淫雨霏霏,浊浪排空”。

就算我站的这么远,这水依旧让我震撼。这水冲击着大坝,一浪又一浪,意图窜出这层包围,仿佛是一只不知疲倦的巨兽在撕咬着这个世界强加在它身上的枷锁。我知道它终有一天会成功的,在这种力量面前,坝是孱弱的一方。它会被岁月所侵蚀,而海依然充满力量。

看它在那里翻滚,咆哮。我大概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的,于是就这么远远的看着吧。

大概敬畏,是因为我心里还装了别的东西。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看到这么磅礴的力量,我的豪情溢了出来,我的脸上出现了潮红,是因为兴奋,我想征服这片海!

我注定是失败的。兴奋只是让我短暂磅礴一回。雨滴没有征兆的落下,拍在我身上,远处的海更显威严。我明白了,海是奔腾的,浪荡的,自由的。

海就是海。若把生活比作海,一些人抓着一根浮木漂着,一些人坐在小舟上,一些人已经站立在巨轮,当然也会有一些人钻进了潜艇。不管如何,面对生活,畏也许无必要,但还是要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