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认为自己都是理性的,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当我们身处未知环境或者处理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时,人类行为选择的理性成分跟鸽子、兔子等动物差不了多少。那我们怎么在行动和决策时不让自己陷入思维误区么?
全球著名书摘网站getAbstract创始人,也是全球杰出人才社群机构Zurich.minds创始人罗尔夫·多贝里(Rolf Dobelli)就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让我们成功避免误区带来的干扰,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更加明智和成功,成为理性而精明的人。
我们在行动之前,往往会受到各种思维误区的干扰:
干扰一、对具体的人物更能感同身受
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们做过一个试验,叫“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我给你100块钱,由你来给这笔钱设定比例,然后按照比例,你把这笔钱跟附近陌生人一起瓜分掉——如果附近的陌生人同意了你的分成比例,那么你俩就可以把100块钱成功拿走;反之,你就必须把钱统统还回。实验的结果跟我们的理性分析完全相反:绝大多数参与实验的人都建议,应给陌生人30块钱到50块钱之间,并且他们还普遍认为如果低于30块钱,对这位陌生人就不公平。
这就是所谓“心智理论效应”。人类从原始社会起,就是以群居方式生存的。因此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对身边人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已经形成了非常细心的感受习惯-----一旦大家聚在一起,人们会不自觉地感受陌生人的想法。
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做过一个捐款试验。他对第一组实验者展示了一张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孩子照片——凡是看了这个照片的人,平均捐款2.5美元。然后又给另外一组实验者,展示那个非洲国家饥荒的统计数字,说超过300多万个儿童营养不良——看了这些数字的人,平均捐款却只有1.7美元。虽然数字才能更为准确的反应事实,但是人们只觉得统计数字冷冷冰冰、毫无作用;而只有那些具体的人,才能让他们感到饥饿仿佛就在眼前。
“心智理论效应”在生活里也随处可见。比如媒体会认为图表和数字是不能吸引读者的,只能利用具体的人或者震撼人心的图片才有效果等等。
了解“心智理论效应”,可以帮助我们理智决策。
如果你是受众:当有人给你介绍某个人的故事或命运时,请一定谨慎询问这个人故事背后的事实,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天花乱坠的故事,很有可能会让你产生错误行动。反过来,如果你不是受众,而是肩负着感动、震撼或者激励他人任务,那么应该考虑充分去利用这种“心智理论效应”,让你要去讲述的事情,用最鲜活的人物形象去展现。
干扰二、拿锤子的人会把一切都看成钉子
人们经过年复一年的专业培训,一旦了解并熟悉了某一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式之后,他们就会到处尝试将所有遇到的问题,都用自己的专业思维模式解决。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句名言:“如果你身上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你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
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拿锤子的人”。
人们经过年复一年的专业培训,一旦了解并熟悉了某一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式之后,他们就会到处尝试将所有遇到的问题,都用自己的专业思维模式解决。
这是在决策和行动中,必须严格避免的一种思维误区。所谓专家,很容易陷入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形成一种“专业偏见”思维模式——这种“专业偏见”的危险就在于,我们总忍不住用自己专业领域的方法,去解决其他领域根本不相干的问题,而且还慢慢习以为常。而即便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那些所谓“拿锤子的人”,也会逐渐将“锤子”在本专业领域过度使用。这种趋势和倾向性,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
罗尔夫建议应在自己的专业思维模式之外,多加几种额外思维模式。你对哪个领域一窍不通,就应注意了解一下这个领域的思维方式。看起来丝毫不相关的两个领域,可以让你养成多样化看问题的习惯和视角,使自己思路更开阔,从而避免在决策过程中的专业思维局限。
干扰三、会不自觉地认为别人跟自己想的一样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李·罗斯做过一个实验:制作一块牌子,写上颜色鲜艳的标语,然后询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校园里举着牌子走一圈,并估计其他同学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的数量。结果那些愿意去干这件事的学生都认为,其他同学也都会同意干。而那些婉言谢绝的学生们认为,其他同学也一定不愿干——两种人都觉得自己对他人的判断是对的,而且非常自信。
这种现象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别人跟自己的一致性。这种“过于自信”的毛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其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那些不同意我们观点的人,或跟我们感受不同的人,我们往往会倾向于认定对方“不正常”。
罗尔夫建议,在重要行动之前,千万不要盲目自大。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对方可能会有自己一套完全不同的判断体系。做决策的依据一定要基于大量预先调研,充分考虑和照顾各方的需求或要求,否则你的行动可能会遭受到巨大的阻力。
在行动过程中,还要时时搜集对方的感受反馈,并且多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方案。最后,还要养成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于那些跟我们想法或感受不一样的人群,不要先去怀疑甚至指责,应多一些尊重。
干扰四、我们会更喜欢那些经历痛苦才能得到的事物
当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精力,甚至付出痛苦,那么你就会对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愈加看重,并且非常享受这种结果带来的成就感。换句话说:我们会因为在一件事上已付出的努力,把这件事的价值进行人为夸大或提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使用这一点,去刻意强化我们对于事物价值的认知。比如,很多大学社团的招收新会员时,会刻意让他们通过恶搞、甚至奇葩的测试,才允许他们加入。这样的入门测试越残酷,申请人在心中形成的自豪感反而越强,入会后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团活动。
罗尔夫建议,在了解上述现象之后,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决策。一方面,应有意识地去保持清醒,理性分辨一件事物真正价值。坚持在行动前冷静思考:一件事情的价值,到底是因为它本身可以满足需要,还是只因为你在它身上已经花了过多努力,导致不愿割舍?另一方面,如果想抬高一个人对价值的估计,也可以适当地“吊吊对方胃口”,让对方不那么容易获得。
上面的思维误区你都有过么?如果有,下次就要让自己更为理性一点了哦,否则就很可能掉入别人的“陷阱”。
个人创业服务和自由职业平台,全民微创,欢迎加入,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qmweStart ,关注自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