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篇文章内网穿透神器frp——实现在家远程办公_mac,rdp,windows_黄腾霄的博客-CSDN博客中介绍了如何使用frp的tcp模式,在公网暴露内网设备的tcp服务。还根据此技术实现了对内网设备的远程桌面服务访问。今天我们来分析下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案。
Frp的TCP模式问题
这里主要存在2个问题。
第一个是安全问题:
试想一下,frp的tcp模式相当于你的设备直接向公网暴露了一个tcp端口。任何设备都可以尝试连接这个端口。这里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第二个问题是网络问题:
我的所有请求都需要进行frp的服务器进行中转,这里势必会造成比较大的网络延时。(尤其是我们大部分的vps是部署在国外)这对我们的服务响应速度会造成较大影响。
解决安全问题(stcp)模式
对于安全问题,frp的思路是,既然这些服务有可能被坏人攻击,那我们只要限制特定设备能够使用这个端口就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哪些设备是允许使用的呢?
服务端配置?那就又陷入了内网穿透的问题。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密钥验证。这就是frp的Secret TCP(stcp)模式的思路。
如下图所示,frp客户端1需要暴露一个tcp端口。于是他在向服务端注册时,额外传了一个密钥。
所有其他设备期望访问这个端口,必须要先验证这个密钥。
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在发起请求的设备上也配置一个frp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带着密钥发起请求。
# frpc.ini
[common]
# 你的frp服务器的公网ip
server_addr = x.x.x.x
# 你的fr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
server_port = 7000
[rdp]
type = stcp
# 只有 sk 一致的用户才能访问到此服务
sk = abcdefg
local_ip = 127.0.0.1
# 远程桌面的本地端口号
local_port = 3389
# frpc.ini
[common]
# 你的frp服务器的公网ip
server_addr = x.x.x.x
# 你的fr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
server_port = 7000
[rdp_visitor]
type = stcp
# stcp 的访问者
role = visitor
# 要访问的 stcp 代理的名字
server_name = rdp
# 只有 sk 一致的用户才能访问到此服务
sk = abcdefg
# 绑定本地端口用于访问 远程桌面 服务
bind_addr = 127.0.0.1
bind_port = 6000
此时,你在客户端2,使用127.0.0.1:6000即可访问客户端1的远程服务。
解决网络问题(xtcp)模式
思考一下,我们的frp服务器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两台设备相互识别的情况。在正式运行时,其实并不需要服务端做什么事情。
frp客户端就好比两个相亲的对象,frp服务端是媒婆。媒婆介绍完之后,就应该有相亲对象自己聊天了。
这个就是点对点模式(p2p)。在frp中,这个可以通过设置xtcp实现。
服务端:配置需要增加一个udp端口 7001,增加完之后就是如下
# frps.ini
[common]
bind_port = 7000
bind_udp_port = 7001
# frpc.ini
[common]
# 你的frp服务器的公网ip
server_addr = x.x.x.x
# 你的fr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
server_port = 7000
[rdp]
type = xtcp
# 只有 sk 一致的用户才能访问到此服务
sk = abcdefg
local_ip = 127.0.0.1
# 远程桌面的本地端口号
local_port = 3389
# frpc.ini
[common]
# 你的frp服务器的公网ip
server_addr = x.x.x.x
# 你的fr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
server_port = 7000
[rdp_visitor]
type = xtcp
# stcp 的访问者
role = visitor
# 要访问的 stcp 代理的名字
server_name = rdp
# 只有 sk 一致的用户才能访问到此服务
sk = abcdefg
# 绑定本地端口用于访问 远程桌面 服务
bind_addr = 127.0.0.1
bind_port = 6000
此时,你在客户端2,使用同样的方式,以127.0.0.1:6000即可访问客户端1的远程服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frp的p2p服务还不完善,很多nat设备还是不能够穿透的。
此时大家还是需要切换回stcp来使用。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xinyue_htx」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htxhtx123/java/article/details/10421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