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算法原理和TensorFlow实现

1.原理简介

k均值聚类是一种对数据进行聚类的技术,即将数据分割成指定数量的几个类,揭示数据的内在性质及规律。k 均值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聚类技术很多,例如层次法、贝叶斯法和划分法。k 均值聚类属于划分聚类方法,将数据分成 k 个簇,每个簇有一个中心,称为质心,k 值需要给定。k 均值聚类算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随机选择 k 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聚类中心)。
  2. 将每个数据点划分给距离最近的质心,衡量两个样本数据点的距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欧氏距离。
  3.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使其总的平方距离达到最小。
  4. 重复第 2 步和第 3 步,直到收敛。

2.代码实现

准备工作:

根据 TensorFlow 文档,KmeansClustering 类对象可以使用以下__init__方法进行实例化: 

k均值聚类算法原理和TensorFlow实现_第1张图片

TensorFlow 文档对这些参数的定义如下:

  • num_clusters:要训练的簇数。
  • model_dir:保存模型结果和日志文件的目录。
  • initial_clusters:指定如何对簇初始化,取值请参阅 clustering_ops.kmeans。
  • distance_metric:聚类的距离度量方式,取值请参阅 clustering_ops.kmeans。
  • random_seed:Python 中的整数类型,用于初始化质心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种子。
  • use_mini_batch:如果为 true,运行算法时分批处理数据,否则一次使用全部数据集。
  • mini_batch_steps_per_iteration:经过指定步数后将计算的簇中心更新回原数据。更多详细信息参见 clustering_ops.py。
  • kmeans_plus_plus_num_retries:对于在 kmeans++ 方法初始化过程中采样的每个点,该参数指定在选择最优值之前从当前分布中提取的附加点数。如果指定了负值,则使用试探法对 O(log(num_to_sample)) 个附加点进行抽样。
  • relative_tolerance:相对误差,在每一轮迭代之间若损失函数的变化小于这个值则停止计算。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如果将 use_mini_batch 设置为 True,程序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TensorFlow 支持将欧氏距离和余弦距离作为质心的度量,KmeansClustering 类提供了多种交互方法。在这里使用 fit()、clusters() 和 predict_clusters_idx() 方法:


k均值聚类算法原理和TensorFlow实现_第2张图片


根据 TensorFlow 文档描述,需要给 fit() 提供 input_fn() 函数,cluster 方法返回簇质心,predict_cluster_idx 方法返回得到簇的索引。

具体做法

这里使用鸢尾花卉数据集,该数据集分为三类,每类都是指一种鸢尾花卉,每类有 50 个实例。可以从https://archive.ics.uci.edu/ml/datasets/iris上下载 .csv 文件,也可以使用 sklearn 库的数据集模块(scikit-learn)来加载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colors import ListedColormap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ris=datasets.load_iris()
x=iris.data[:,:2]  #only take the first teo features
y=iris.target

定义 input_fn 来给 fit() 方法输入数据,函数返回一个 TensorFlow 常量,用来指定x的值和维度,类型为 float:

def input_fn():
    return tf.constant(np.array(x),tf.float32,x.shape),None

开始使用 KmeansClustering 类,分为 3 类,设置 num_clusters=3。通常情况下事先并不知道最优的聚类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肘部法则(elbow method)来估计聚类数量:

kmeans=tf.contrib.learn.KmeansClustering(num_clusters=3,relative_tolernence=0.0001,random_seed=2)
kmeans.fit(input_fn=input_fn)

使用 clusters() 方法找到这些簇,使用 predict_cluster_idx() 方法为每个输入点计算分配的簇索引:

cluster=kmeans.cluster()
assignments=list(kmeans.predict_cluster_idx(input_fn=input_fn))

对创建的簇进行可视化操作,创建一个包装函数 ScatterPlot,它将每个点的 X 和 Y 值与每个数据点的簇和簇索引对应起来:

def ScatterPlot(X,Y,assignments=None,centers=None):
    if assignments is None:
        assignments=[0]*len(X)
        fig=plt.figure(figsize=(14,8))
        cmap=ListedColormap(['red','green','blue'])
        plt.scatter(X,Y,c=assignments,cmap=cmap)
        if centers is not None:
            plt.scatter(centers[:,0],centers[:,1],c=range(len(centers)),marker='+',s=400,cmap=cmap)
            plt.xlabel('Sepia Length')
            plt.ylabel('Sepia Width')    
            
ScatterPlot(X[:,0],x[:,1],assignments,clusters)

 

k均值聚类算法原理和TensorFlow实现_第3张图片

上面的案例中使用 TensorFlow Estimator 的 k 均值聚类进行了聚类,这里是提前知道簇的数目,因此设置 num_clusters=3。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没有标签,我们也不知道有多少簇存在,这时候可以使用肘部法则确定簇的最佳数量,肘部法则选择簇数量的原则是减少距离的平方误差和(SSE),随着簇数量 k 的增加,SSE 是逐渐减小的,想要的是一个较小的 k 值,而且 SSE 也较小。在 TensorFlow 中,可以使用 KmeansClustering 类中定义的 score() 方法计算 SSE,该方法返回所有样本点距最近簇的距离之和:

sum_distances=kmeans.score(input_fn=input_fn,steps=100)

对于鸢尾花卉数据,如果针对不同的 k 值绘制 SSE,能够看到 k=3 时,SSE 的变化是最大的;之后变化趋势减小,因此肘部 k 值可设置为 3:


k均值聚类算法原理和TensorFlow实现_第4张图片

k 均值聚类因其简单、快速、强大而被广泛应用,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最大的不足就是用户必须指定簇的数量;其次,算法不保证全局最优;再次,对异常值非常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2)tensorflow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