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想得很美

有一次在公交上,车到一个站点的时候,门开了,有一个老太太在门口说,我去xx村。司机说,不去。老太太看上去好像是从老家来城市里买东西的,大概有七十多岁的样子,估计没怎么出过远门,以为坐上一个车就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想起我小学一年级时数学课上学到列车时刻表,当时也没怎么学懂,什么上行下行,车次什么的。那时候就想,想去哪儿的话,坐上车不就去了吗。慢慢长大才知道,世界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方便。有的地方还没有通车,很多地方还要倒车,而且并不是想去哪就能去的,还要根据时间根据车次,过了时间就没有车了。

我一个朋友有一个同学是四川那边乡村里的。据说回家的经历是这样的,先坐火车回到省城,再从省城坐公交到县城,再坐三轮车到乡里,再坐三小时的驴车到村里。因为到村里路条件太差无法通车。

我后来认识到无知者无畏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当一个人没有开阔的眼界时,他所认识的世界就是他认为的。所以在没经历过一些挫折和打击时,想象可能比现实美好很多。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增多,见识的增长,越来越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小时候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英雄,长大了要改变世界拯救世界,大了一些之后才知道世界上有好多国家,改变世界似乎不那么容易,于是就变成我要改变这个国家,又长大一些学了历史后才发现改变一个国家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想先在公司里出人头地吧,结果发现公司里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出类拔萃的,一大堆的工作已经让头大了一圈了,更不要说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了。好吧,其他的就算了,还是先给自己成个家吧。成家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家庭地位也一度受到挑战。作为一家之主的豪情壮志也灰飞烟灭。算了,还是先拯救自己吧,于是工作之余,抽时间继续学习。这时候再去想想以前气壮山河地想去改变世界的梦想,忍不住苦笑一声。这时对生活的意义已经时不时产生怀疑。

后来看到稻盛和夫的一本书,书名就是活法。好像记得里面的大致意思就是,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怎么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呢?修行不在山与野,做好手下的工作,把这个工作做到极致,这个过程就是一场修行。所以工人的修行可以在工厂,农民的修行可以在田地。方法就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断要求精进。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比如一个人一生就开了一个饭馆,但是能做到全国知名,食客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满意而去。这就是他此生的意义。正果不一定是什么轰轰烈烈,但一定是精益求精。

回头想想,自己从改变世界的梦想到专心做好一件小事的转变,真是巨大的一个进步,而不是思想的倒退。那时候想得很美,但现在生活静静如水。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时我想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