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日本精致的小茶碗

一提起日本的小玩意儿,大家的印象可能是非常精美细致。特别是有些看着很传统的,比如神社里边贩卖的各式各样的护符,比如日本茶道里边的茶具,比如日本的筷子,对了,还有日本铁壶什么的。就我看来,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稀奇的。日本有的咱们都有,而日本没有的咱们也有!

如果追究下这些东西的来源,都可以找到我大中华文明的影子,而且越是探究的深入些,就会发现日本非常像没有学好的学生,单纯的可爱。

就拿日本的茶碗来说吧。在高级些的大商场里,往往会有专门的卖场把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商品摆放出来。往往价格高的令人咂舌。特别是一个看着不起眼的陶碗就能买到上万日元,总觉得难道日本人脑子是被驴踢了吗?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其中的缘由。

首先日本自己是没有瓷器的。日本比较有名的陶器称作黑陶,历史最悠久的要数西日本九州一带的手工作坊里生产的。由于是完全手工制作,所以看起来边缘也不齐整,表面也不光滑,甚至杯子或者碗的内部还能摸到有明显的小凸起。

黑陶的来源要追溯到日本向大唐派遣使者的时期。当时的日本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前往唐朝学习,并且也极力邀请唐朝的工匠前往日本定居。希望能够借助这种方式,学习到当时最先进的文明。据说日本的忍者一族的祖先就是来自中国的某一支练家子。

当然,他们对于瓷器非常的喜爱并且羡慕,希望能够将瓷器的制作方法学回日本。由于当时的交通不如现在这么方便安全,往往不走上个半年是抵达不了目的地的。所以当学成的工匠回到日本后,只是模糊记住了制作方法,无论是火候的掌控,还是原料的配置,细节内容都没搞明白。

可是作为官方派遣出去的考察团,回来一点成果都没有如何向当时的天皇贵族们交差呢?于是就硬着头皮比划着尝试烧起来了。要说陶器是人类文明最先制作出来的器具,当火达到一定温度后持续烘烤黏土就可以得到陶器,总的来说难度不高。又由于日本的土同中国的土成分不同,所以烧出来的都是黑了吧唧的黑色陶器。至于瓷器,无论如何也是搞不出来了。

后来随着日本的闭关锁国以及进入幕府时期,再也没有向中国派遣留学生了,自然向中华学习的进程也就终断了。像陶器,本来是学业不精做成半成品,后来也就这样囫囵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飞逝,后人不深究的话搞不清楚当年的缘由,反倒是认为这就是日本文化的精髓了,于是黑陶这个玩意,从唐朝学习完成后,就再也没有发生一丝变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如果去奈良旅游的话,会有种时光回溯的感觉。所有的建筑都是当年盛唐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大部分古老建筑都是明清时代的,所以能够有幸亲眼目睹下唐朝恢宏的建筑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当然,日本建筑都是按比例缩小版的,所以在心理把它放大三、四倍就是我大唐的气度)。

不过盲目崇拜当年古老东西,并且总是原封不动的保留到现在没有什么改进,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来说说日本精致的小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