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小记》23.选址建都城

23.选址建都城

  按范蠡和文种研究的伐吴九术计划,越国除了每年要定期向吴国纳贡,还要贿赂吴王身边的大臣,所以每次到吴国进贡,文种都会另外准备一份金银财宝贿赂吴国太宰伯嚭。

      文种在贿赂伯嚭的时候,对伯嚭说:“我打算送给你一个功劳,到时吴王肯定会更加赏识你。”

    伯嚭也来了兴趣了,对文种说道:“愿闻其详,如果真能捞个大功劳,那我真是太感谢你了。”

这天,吴国宫殿上,伯嚭对夫差说:“为了吴国以后北上称霸事业的发展,必须提前做好的铺垫,首先我们必须得让周边的一些小国臣服于我吴国,并向我吴国纳贡,让各诸侯都知道我吴国的威名。”

称霸一直是夫差的梦想,在他心里齐国霸主姜小白就是他的偶像,所以他发誓也要成为一方霸主。

夫差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说得好,我也正有此意,没想到太宰竟然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经过了一番商讨后,夫差采纳了伯嚭的建议,准备发兵攻打陈国。

    后来果然如文种所说,吴国大获全胜,伯嚭也受到了夫差的奖赏,从此夫差也更加的信任伯嚭。

    文种回来后,跟越王勾践说:“现在是时候准备下一条伐吴计划了,请大王下令在全国范围之内选些美女送给吴王,这样可以让吴王沉迷于美色,慢慢的消磨吴王的意志。”

      勾践马上就答应了下来,说道:“好,这次全国选美就由文种大人你全权负责吧。”

    文种很快的就向全国各地的官员下发了一条选美的通告,要求各地选送一些美女到越国都城。

      有一天勾践站在都城的最高处,突然对范蠡说:“自从吴国回来后,我就觉得我越国都城跟吴国的都城比起来真的是相差太远了,想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重新建造一座坚固无比的都城,不知哪里适合建都?”

      范蠡说道: “今大王欲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 我前段时间看到有一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的适合建造都城。 ”

      勾践问道:“不知范大人说的地方在哪里呢?”

    范蠡答到:“就在宁绍平原。 ”

    宁绍平原以曹娥江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城东就是曹娥江,城西有浦阳江作为屏障,南边连接会稽山,具有负山面海的形势。宁绍平原是一片潮汐出没的沼泽平原,在这里,即使建立一个普通的聚落,也必须利用平原上的孤丘地形,在东西约二点五公里、南北约三点五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小孤丘达九处之多。在这样一片平易四达的平原中心,存在着这样一处孤丘罗列的胜境,这就是立城建都的理想地址。

    勾践又问范蠡:“那里有九处孤丘,那应该选择哪一处建造宫殿呢?”

      范蠡答道:“就选在种山,种山是一座略呈西南、东北走向的孤丘。山的北麓陡峭,南麓缓倾,从西南到东北有六个高阜。其中第四高阜最高,而第五高阜南麓坡地最广,有足够的土地可以建立宫室,并从事垦殖。这一带又富于泉水,使都城的饮水不虞匮乏。都城西北以种山为屏障,不仅具有有利的小气候条件,而满山林木,提供了燃料的来源。我们还要在最高的第四高阜上建造了一座观望台,从观望台上就可以远远的看到吴国,对吴国的军事行动,可以了如指掌。”

    勾践道:“如此甚好,那请范大人着手准备建都事宜吧,等都城建好后,还要在各个孤丘的地方建小城,每个小城就是一个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蠡小记》23.选址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