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中探寻“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新生境——五篇圆桌论坛综述读后一感

      机缘巧合之下,我承担了学校“假期作业变革”书稿文献综述的章节,17年暑期完成一稿后,而后在进修校魏登尖老师的一路指引点拨下,处在持续修改当中。但缺少正规且系统培训的我,即使有契机得以接触,对于“综述”也一如管中窥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第七轮共读,是五篇学术圆桌会议综述,“会议综述”区别于“文献综述”,学术会议综述是科研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文体形式,是会议从筹办到结束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以自己有限的学理积淀,不能想当然地辨析二者,于是我上知网进行检索,有幸在一篇《关于如何撰写好学术会议综述的几点思考》[1]中得到了比较清晰的回答,择其要点,摘录如下:

      内容侧重:会议综述除了要对基本信息做简要的介绍外,要突出主体部分的写作,引导人们对某一学术问 题或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以期把学术研究与理论研讨引向深入。

      撰写方法:会议综述是一种具有“应用文体”与“学术文体”双重特性的文章形式,除了对会议的时间、地点、主办方、参加人员等背景资料以及会议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外,会议的主体部分要求要有清晰的思路,围绕会议主题,学者专家发出不同的学术声音,进行归纳。

      一是“顺列法”,即根据会议议程中专家学者的发言顺序,逐一进行观点的详细阐述,确保没有遗漏。

      二是“概括法”,即围绕会议的主题设定不同的议题展开叙述,并针对不同议题将专家的观点进行总结概括。

    结构格式通常由标题( 包括副标题) 、引言、正文、结语几部分组成。会议标题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会议综述”,另一种是“会议主题 + 学术会议综述”。

    引言:一般介绍本次会议召开背景、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办方和承办方、与会人员以及会议主持人、收录论文数、获奖情况等内容。

    正文:是整篇综述的核心,详细阐述与会专家发出的不同声音,主要以“……”认为,“……”指出,“……”强调,“……”谈到等语言结构引出发言者的主要观点。

    结语:部分是对本次会议的召开意义和影响以及对未来学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撰写原则:第一,毋意毋必,严谨细致;第二,内容主次清晰、观点准确;第三,文字风格有度,合乎语法规范。

    撰写建议:其一,虚心求教,用心练笔;其二,丰富语言知识,扎实文字功底;其三,加强自身思想觉悟,提升专业领域水准。


      对学术会议综述有了基本的认知,这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因为从外显的“知道”到内化的“学到”之间,主体“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潜心深入文本,不仅要有输入,更关键还要输出,在“出——入”之间走上几个来回,如此下笔行文方能言之有物。故这五篇圆桌论坛综述,一遍跳读知其梗概,二遍精读画其导图,三遍研读择其所需,五篇前前后后合计十五回,今方敢动笔,本着着眼于整体的输出原则,确定主题为在“变”与“不变”间探寻“中国班主任研究”新生境。


      一、不变——“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执着坚守

      通读五篇圆桌论坛综述,我将“中国班主任研究”矢志不渝坚守的“不变”归纳为四性——育人性、专业性、研究性和开放性。

    (一)育人性——核心价值的回归

      从管理学意义上看,我们会认为班主任是一个管理者,但班主任与一般的管理者又有着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其“育人性”,其教育对象是可塑性很强,不断成长变化中的儿童。诚如某位学者在探讨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时,认为班主任核心素养要回归育人的初心,避免在管理职能的遮蔽下忽视班主任工作的育人价值。

      为了回归班主任工作的育人价值,班主任首先要明晰自身的价值定位:思想的引领者、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引导者、心理的疏导者和生涯的向导者,而这一系列的价值定位有共同的价值旨归:“育人”;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借助班级这一育人平台,挖掘其价值,运用先进的理念、方法去实现“育人”。

    (二)专业性——学术在场的表达

      我们经常自我解嘲:班主任是一个自我修养极高的“演员”,保姆、保安、保洁、侦探、救火员……虽说事务繁杂,千头万绪,但却是随时能被取而代之的角色。究其缘由,在于不专业,充满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即是学术在场。首先遵循学术原则: 扎根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成长发展。比如张鲁川博士将主题班会定位为学生处理班级公共事务与公共话语平台,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群体当中,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自我的价值和智慧上的贡献,培养其公共精神。

      其次增强学术内涵:班主任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故事,需要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可靠的证据。

      最后营造学术争鸣:“争鸣”是各抒起见,不等于固执己见的“争吵”,“争鸣”是建立在某部分有共识的基础之上。比如对于班级、班主任制的存废,与会代表都对中国教育的明天怀有美好的期待,基于此,代表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体现研究者群体的学术争鸣意识。

  (三)研究性——关注实践、理论与政策新关系

      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实践变革新经验启示政策创新,比如“班主任工作坊”、“班本教育团队模式”、“班主任培训课程”等等;第二,理论更新通达政策发展,强调理论工作者要帮助班主任提炼、梳理实践经验,读懂班主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状态,形成接地气的研究;第三,密切关注不同地区的政策落实推进情况。比如政策津贴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充分肯定了班主任作为“经济人”的合理性,而不仅仅作为“道德至上”的“道德人”。除此之外,班主任更应该追求成为研究型的“专业人”,专于研究理论和实践,继而有力量去推进政策的发展与变革。

    (四)开放性——“中国个性”之于“世界贡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4年~16年,五届圆桌论坛,与会人员从最初的国内到来自港澳台、以及不同国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班主任研究”开放的心态和对话的可能性。但开放不意味着无原则、无立场、无思考地过度美化西方教育体系,或进行中西简单的比较,评判其高低优劣,而应该立足于中国班主任独特的生存情境,与之开展可能性的对话,让“中国班主任研究”既能“引进”国外经验进而反省自身研究,又能将“中国班主任”的独特文化“引向”国际舞台。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为世界教育贡献一份独属于“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力量。

      育人性,专业性,研究性,开放性,不仅仅是这五届圆桌论坛不变的坚守,也将延续至未来的圆桌论坛。

      二、变——“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持续更新

      如果说“不变” 是坚守,那么“变”即是更新。五届圆桌论坛,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概述如下:

    (一)研究主题。五届圆桌论坛,第一届“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第二届“实现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方法论自觉”;第三届“班主任政策的再创生”;第四届“班级、学校、社会与学生发展”;第五届“多学科视野下的班级与班主任研究”。每一届主题都很明确,有所侧重和聚焦,不断深化。

    (二)研究主体。五届圆桌论坛,与会人员从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到有学术追求的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相关期刊,再到港澳台等地、其他国家的相关学者。每一届都有更多致力于“中国班主任研究”的研究者加入,为论坛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让研究充满动力。

    (三)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质性研究、评述研究、个案研究、实地研究等等多元研究方法并不意味着交杂无章。因为“中国班主任研究”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持续的、合作的、动态生成式的、生态型的研究,故研究方法要具有综和性和合理性,关注研究对真实世界的、理论的创生和研究主体的自我发展。

      (四)研究范式。融合知识更新和实践变革两条路径,形成一条可能的研究范式——“做读写听说”,基于个人的成长经验,我认为:“做”是不断实践,“读”是持续阅读,“写”是文字输出,“听”是多方输入,“说”是话语输出。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研究成果。表述方式的多样性:可以是学术论文、专著、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叙事、反思、对话、案例。多样性不仅仅代表着选择何种方式来呈现,更对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班主任这一组新关系提出新的要求——基于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和“战略联盟”。理论研究者承担其学术责任,贡献其研究智慧,让班主任的研究走向理论前沿,走向国际对话;而班主任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变革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为自己的实践丰富其学术内涵。

      “中国班主任研究”变的何止上述五个方面,碍于认知和理解的限制,暂且归纳为此。

      “不变”的是执着的坚守,“变”的是持续的更新,在“变”与“不变”中探寻“中国班主任研究”新生境……

[1]谢纪新 ,霍晓伟,韩卓然.关于如何撰写好学术会议综述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9).


在“变”与“不变”中探寻“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新生境——五篇圆桌论坛综述读后一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变”与“不变”中探寻“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新生境——五篇圆桌论坛综述读后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