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二)——阈值分割/区域生长/区域分裂合并法

一、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阈值分割是最经典的分割技术,也是最简单实用的。许多情况下,图像中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或者说不同区域之间其灰度值存在差异,此时可以将灰度的均一性作为依据进行分割。阈值分割即通过一个或几个阈值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阈值分割方法的核心在于如何寻找适当的阈值。最常用的阈值方法是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方法,如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最小误差法、最大熵法等。此类方法通常对整幅图像使用固定的全局阈值,如果图像中有阴影或亮度分布不均等现象,分割效果会受到影响。基于局部阈值的分割方法对图像中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阈值,相对于全局阈值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该方法又称为自适应阈值方法。其中阈值的选取一般是基于图像的局部统计信息,如局部方差、局部对比度以及曲面拟合阈值等。无论是基于全局阈值还是局部阈值,阈值方法通常受噪声影响较大。为了得到较好的分割结果,通常还需要与其他图像处理技术,如图像去噪等相结合。

       阈值分割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运算效率较高、速度快。阈值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一般通过实验来确定。对于给定的图像,可以通过分析直方图的方法确定最佳的阈值,例如当直方图明显呈现双峰情况时,可以选择两个峰值的中点作为最佳阈值。

二、区域生长

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具体先对每个需要分割的区域找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像素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某种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判定)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中。将这些新像素当作新的种子像素继续进行上面的过程,直到再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被包括进来。这样一个区域就长成了。

区域生长需要选择一组能正确代表所需区域的种子像素,确定在生长过程中的相似性准则,制定让生长停止的条件或准则。相似性准则可以是灰度级、彩色、纹理、梯度等特性。选取的种子像素可以是单个像素,也可以是包含若干个像素的小区域。大部分区域生长准则使用图像的局部性质。生长准则可根据不同原则制定,而使用不同的生长准则会影响区域生长的过程。

区域生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对于较均匀的连通目标有较好的分割效果。它的缺点是需要人为确定种子点,对噪声敏感,可能导致区域内有空洞。另外,它是一种串行算法,当目标较大时,分割速度较慢,因此在设计算法时,要尽量提高效率。

三、区域分裂合并

区域生长是从某个或者某些像素点出发,最后得到整个区域,进而实现目标提取。分裂合并差不多是区域生长的逆过程:从整个图像出发,不断分裂得到各个子区域,然后再把前景区域合并,实现目标提取。分裂合并的假设是对于一幅图像,前景区域由一些相互连通的像素组成的,因此,如果把一幅图像分裂到像素级,那么就可以判定该像素是否为前景像素。当所有像素点或者子区域完成判断以后,把前景区域或者像素合并就可得到前景目标。

在这类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四叉树分解法。设R代表整个正方形图像区域,P代表逻辑谓词。基本分裂合并算法步骤如下:

 (1)对任一个区域,如果H(Ri)=FALSE就将其分裂成不重叠的四等份;

(2)对相邻的两个区域Ri和Rj,它们也可以大小不同(即不在同一层),如果条件H(Ri∪Rj)=TRUE满足,就将它们合并起来。

(3)如果进一步的分裂或合并都不可能,则结束。

分裂合并法的关键是分裂合并准则的设计。这种方法对复杂图像的分割效果较好,但算法较复杂,计算量大,分裂还可能破坏区域的边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