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牛肉火锅,始终坚持着把“肉欲”开枝散叶

牛腩牛肚熬煮的汤底+肥瘦相间码好的鲜牛肉+潮汕独特甜口的沙茶酱+手工制作的汕头粿条……

这是如今大街小巷皆可见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里常见的搭配,串联起每一次团聚和欢喜,弥漫着千里之外潮汕人的思念,丰富了羊城和魔都饮食文化。

福合埕、八合里海记、传记潮发……这些牛肉火锅店老字号,在羊城美食圈随处可见,潮汕牛肉火锅“鲜切”“讲究”的吃法也借着羊城的四通八达传出了华南地区。


民以食为天,潮汕人作为口味刁钻的实用主义者,把这句话贯彻到了三餐中,吃出了“鲜切”“讲究”。

把生活趣味开枝散叶,由器而道,道行千里——闫涛老师这个对潮汕“吃文化”的评价,十分中肯。

潮汕人对吃的讲究,若是细数,指不定要说上多久,单论火锅,就能吃出了花样。

牛肉是否当天现宰现切的?

牛骨汤底是否熬足了时辰熬够了味儿?

沙茶配方做出来的酱是甜香还是咸香?或者是小众的香辣口感?

嫩肉、牛舌、三花腱、五花腱、匙柄、匙仁、脖仁、肥胼、吊龙伴、吊龙、胸口酪、牛肚、牛百叶、牛舌、牛心、牛肠、牛板筋、牛鞭、牛筋……这几十个部位分别要怎么吃?

不同的吃法和讲究、涮肉的时间和方法,甚至连牛肉切片成盘的放置时间,都会直接影响牛肉的口感和味道。

而这些吃出了名头的“讲究”,却还不够。

闫涛老师在潮汕美食特辑里曾写过“潮汕之地,人物辈出,泼天巨富的商贾自不必赘言,才据东南的读书人也傲视同侪。不过,我有心艳羨的,倒是这里能出闲情逸致的生活大家。京城的贵胄子弟,蜀中的士族宗室,江南的巨富门阀,以及潮汕的这些随云贤能,大概就是这个国度里能传承生活方式的族群了。说潮汕人是随云的贤能,因为他们即便离开了乡土,也能把自己的生活趣味开枝散叶,这是了不得的境界,由器而道,道行千里。”

若说是“生活大家”“把生活趣味开枝散叶”,这怕是谬赞了,但也确实是实话。

开埠经商、远渡重洋,潮汕人把印度尼西亚风味加工成了乡土特色,“沙嗲酱”变成了只保留辛辣特点,加入40多种中药、香料制成的“沙茶酱”,这才有了早期古早味的汕头牛肉火锅。

20世纪的汕头牛肉火锅,还是以这种古早味沙茶做汤底,“锅”也不是如今放在电磁炉上的不锈钢锅,而是砂锅。

口小肚子大的砂锅里,放的是沙茶酱熬成的汤底,鲜切的牛肉在沙茶汤里涮过,吃足了营养却不带药味,依旧是唇齿之间留有肉香。

这便是早期汕头牛肉火锅的“讲究”,然中药材入料始终是太贵了,普通人家大多都吃不起。

但农户自家自给自足,牛骨牛腩蔬菜这些还是有的,所以也就渐渐有了如今牛肉火锅的牛骨汤底、牛腩汤底和清汤。

说到底,万变不离其宗,汤底不论怎么变,只要不串味就能保留牛肉的鲜香。

如今的潮汕牛肉火锅,也不能说是不正宗,只能说,潮汕人继续把自己生活趣味在饮食文化上开枝散叶,把牛肉火锅的“肉香”开枝散叶。

你可能感兴趣的:(潮汕牛肉火锅,始终坚持着把“肉欲”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