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论“类”(3)

荀子喜欢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如俗人,俗儒,雅儒,大儒;役夫,士,君子,圣人。其最高等级为圣人、大儒。荀子眼中的圣人、大儒,有一个共同特点:“统类”。什么叫统类呢?唐·杨倞《荀子注》:“统,谓纲纪;类,谓比类。大谓之统,分别谓之类。”有两个意思是明确的,类是比类,是一种思想方法;统是纲纪,大的级别是纲领性的。也就是说统类是纲领性的比类方法。一般把统类解释成“纲纪和条例”,显然是粗疏且不得要领的。中国思想喜欢用现场呈现的方式来灵动地显露意思,而不采用概念去机械框定。荀子的论述太过铺张,三六九等罗列得冗长,不妨拿其临近的两种人来看看,能否弄明白一点“统类”的意思。

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作;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儒效》)

前文描述了俗人和俗儒,比起他们,雅儒已经高明许多了,大儒之更高又在哪里呢?雅儒有大法却不能类,也就是不能推衍,一旦进入法教不及、闻见未至的不知状态,就只能是不知,幸好没有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还能成为雅儒。大儒则不但能类,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能类,就是拥有推衍的能力,而且对未尝闻见,猝然发生的事物,能够举统类而应之。可见,统类是对未知世界的反应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类推的能力,而是总领把握未知。

统类如何来?

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解蔽》)

效法圣王之法,这个法,根据圣王之制,把它提炼为法,就不是机械条陈的东西,而是通透灵动之法,从中求取统类,这样的统类肯定不是古板的东西,所以要致力于“象效其人”,也就是要努力达到像圣王一样。由于达到的程度不一,荀子又分了三种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去做,是士;能以类的视界把握动之微的几,是君子;圣人呢?圣人能“知之”,能从“知”的官能,也就是从智慧的层面上把握统类。荀子又说:

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儒效》)

这里说得简明一点,与“志”和“行”相应,统类属于“知”的官能,是大儒的三大特征之一。

关于统类,荀子还有三处提到:

……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则可谓圣人矣。此其道出乎一。(《儒效》)

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性恶》)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非十二子》)

提出了“壹统类”的问题,说明统类是纲领性的总体把握。

以上对统类作了呈现式的考察,不能用定义方式去表达,因为它富含着不可定义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荀子论“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