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悲剧,从家长敷衍孩子开始

前言:

我不记得在那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敷衍孩子。

分享几句话给大家:

你可以去欺哄一个骗子,

也可以愚弄一个傻子,

但你绝敷衍不了一个孩子!

01

前段时间,

朋友和我抱怨说:“我妹妹非要吵着去欢乐谷玩,这下雨的,你说这怎么搞?”

我奇了怪,问:“为什么要吵着去欢乐谷啊?”

朋友说:“还不是我妈妈上次答应她,说考试考到90分以上,就带她去欢乐谷玩,你说死不死,鬼知道今天下雨,跟她说今天下雨玩不了,明天不下雨再去,但她就是不依不饶,说我们是骗子,烦死了。”

一个孩子的悲剧,从家长敷衍孩子开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2

我说:“她考到90分了吗?”

朋友说:“考到了。”

我笑着说:“那不就得了,她没说错啊,你们不就是骗子,她达到了你们的要求,但你们却失言了。”

朋友说:“这不是特殊情况吗?谁知道今天会下雨呢?”

我说:“那你们都不能保证今天会去,为什么要先承诺呢?承诺没有做到,不是骗子是什么呢?赶紧道歉去。”

我朋友无言以对...

在生活中,父母为了激励孩子达到某项目标或者自己的目地,这样的承诺屡见不鲜。比如:

1、只要你把这碗饭吃完,等会妈妈就让你看动画片。

2、快点写作业,写完了就让你玩。

3、如果你这次考试全班前10名,爸爸就跟你买游戏机。

4、在家听话,回家跟你买玩具。

5、宝贝,别哭了,不哭了就跟你买好吃的。

6、只要你在学校好好表现,爸爸妈妈就带你去玩。

这样的例子太多,我就不一一举例。

一个孩子的悲剧,从家长敷衍孩子开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3

对于这些承诺,我们一些父母往往只是视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时候只是随意的脱口而出,并没有严肃对待、慎重考虑。其结果导致承诺的事项要么因时间冲突、天气原因或者个人原因而无法兑现。

于是你们在孩子的嘴中可能听过这样的话:“就知道让我听话,你们答应过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每一次说话都不算数”“总是用一些承诺来敷衍我,欺骗我,达到你们的目的就忘了自己说过的话”“说好的这周末带我去玩,又说没有时间”“说好的我吃完饭,就让我看电视的,”等等。

孩子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失望中,改变着对父母的看法,父母也是通过一次次的失信,在孩子的心中变得越来越不可信。父母的这种把承诺当做“儿戏”的做法,怎么可能让孩子“听话”呢?失信于孩子的父母,是在用承诺给自己挖了一个个坑,最后,把自己的威信全部埋葬在了自己挖掘的一个个坑里面。

甚至父母子女间最基本的信任也会因此受影响。在孩子最初的心目中,父母的承诺有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但是父母若是连续多次都未能遵守约定,自那一刻开始,孩子便不会再相信父母。即便日后父母真诚地再许下承诺,但因为此前的种种表现,孩子也会认为父母又是在敷衍自己。甚至,严重时他们还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或是因此变得自暴自弃。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承诺这么难做到,就说:“那我就不做承诺了,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我呢,不是这个意思,我举个班上的例子,看看我是如何给予孩子鼓励的。

一个孩子的悲剧,从家长敷衍孩子开始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4

我们幼儿园是二餐二点。

10点开始吃水果,那天吃的是枣子。

吃完,发现垃圾桶旁边有枣核,小孩子走过去走过来,就是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捡,有的小孩看见了,也都装着没看见,我就一直静静的等待下一个去扔枣核的孩子捡起来,也不提醒,就静静的等着,因为我始终相信有孩子会捡起来...

果然我没有想错,有个小女孩走过去捡了起来,等他们全部吃完。

我说:“今天我要重点表扬她,看到地上的枣核,不是她扔的,她却能主动捡起来,让我们教室的环境更加整洁了,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让我们掌声送给她,并且老师把自己的水果奖励给她,因为她让我看到了她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孩子。”

之后整整一个上午,班上的孩子都化身成“雷锋”。

A说:“柴老师,地上有一块纸,我把他捡起来了。”

我说:“哦,很不错,知道爱护班级环境了,谢谢你。”

然后他就站在那里,望着我。

我问:“你还有什么事吗?”

他愣住半天说:“哦,没什么事。”

B说:“柴老师,刚才扫把倒在地上了,我把他扶起来了。”

我说:“哟呵,不错哦,都知道主动帮忙收拾整理了。”竖大拇指表扬。

然后他就站在那里,望着我。

我问:“你还有什么事吗?”

B说:“不是应该有奖励吗?”

我说:“谁说的啊?”

B说:“刚才她捡起枣核,你不是奖励给她水果了吗?为什么我没有?”

我面对所有小朋友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奖励她吗?因为她是第一个并且主动把班级环境变得干净的孩子。同时也谢谢你们主动爱护班级环境,但并不代表我会给你们食物的奖励。”

看着他们黯淡下去的表情,

我接着说:“但是,只要你们坚持去做一件为自己、为班级、为别的小朋友的好事,老师是一定会给你奖励的,但奖励是我说了算,并且是因为你主动去做那个事。”之后的班级里,我们班涌出一批乐于助人的小家伙。

一个孩子的悲剧,从家长敷衍孩子开始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5

其实我做得激励很简单。

就是“行动在前,奖励在后”,让孩子明白他是因为做这个行为,才会被奖励,同时你也不能让孩子摸清你的“套路”。

比如:写作业。

第一天,

哇,今天你一回家就把作业做完了,今天爸爸带你去玩。

第二天,

孩子作业又完成了说:“爸爸,咱们去玩把。”

这个时候你就去检查一下他的作业说:“嗯,今天你的作业字迹比昨天写得好,所以爸爸决定带你去玩。”

反之,如果写得不好,就说:“爸爸也很想带你去玩,可是你今天的字迹没有昨天写得好,所以爸爸不能带你去玩,希望你明天努力把!”

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让孩子在你的“套路”中一步步成长,让他明白,我是做好了才有可能得到奖励,而不是为了奖励才去做好!这个跟“奖励在前,行动在后”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也降低了你因为承诺在前而失信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最大的赞赏,是转发和分享—-

作者简介:噗噗爸爸,幼稚园柴老师;90后奶爸;家有儿子一枚;武汉市语言、健康、科学优质课一等奖;致力于分享一线育儿观察案例,让您更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孩子的悲剧,从家长敷衍孩子开始)